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六)總結CG0506

    本來,我是想一面原文照抄,每隔一段就檢討分析一番(如之ㄧ)。後來,索性全部抄完以後,結尾再來一篇檢討分析。

   寫這一篇的目的,是希望以實例來分析如何寫單項施工計畫。但是,因為建築工程的施工項目百百種,如果不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那真會找計畫找死、抄死、被諸君操死。

   檢討的目的是說明這個實例有哪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應該有改進的地方、空間,可以讓計畫更完美。

   說正格兒的,我不知道國內有幾家公司(營造廠也好、建設公司也好)的工程師合起來寫過多少種單項工程施工計畫!?我猜寫個幾十種已經很了不起了!!公司將計劃有系統的保存下來的,又有幾種!?

    嗯,看官們,你說呢?

   所以引申幾個問題,1、不管你(公司)擁有多少種施工計畫,總會碰到新的工法、新的工程項目,還是要自己寫。2、不管你(公司)擁有多少單項施工計畫,舊的計劃永遠只能參考,不可能全部照抄。3、公司的施工計畫,如果不保留,那就沒啥好批評的;如果規規矩矩的保存下來,同一工作項目,該保存哪一本?還是通通保存?......

    我們一起來找答案!!

**********************

單項施工計畫的內容:

  壹、工程概述:

         一、 如實例中的工程概述中的:

           1、工程概要。

           2、工程範圍。

           3、除外工程。

           4、數量表。數量表,很難說是專屬於進度?成本?資訊?所以似乎可以放在工程概要中。

           5、窗的型號圖。這項可能有爭議,似乎可以放在品質管理中。諸君自行決定。

           另外,如果是單一指定廠牌,放哪裡比較沒有爭議,但是如果是指定三家,就應該置於品質管理一欄內。這裡有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指定三家廠牌,那樣品送審、決定廠牌應在何時為之?計畫送審前?同時?後?我個人比較趨向決定廠牌應在計劃通過前完成,那樣計畫中的品質部份就很明確,不會計劃完成/通過仍未決定廠牌;不知諸君有何看法?

           這裡說的只是廠牌送審,一些樣品,應該可以隨著施工進度送審。

           後兩項,實例置於附件中,我認為不是很妥當。這兩項該置何處,看官可以討論/或自行決定。

           二、工程範圍:實例中僅說明:本工程指合約圖樣上註明.....。其實,應該是計畫範圍、計劃依據。我寫這個計畫的依據是什麼?所以,標題更改為"計劃依據",似乎比較適題。

           1、合約書。這不用解釋;合約是集大成,題目很大,改天專文討論。   

           2、綜合施工計畫。

           綜合施工計畫,一般業主會要求在得標後、正式開工(挖土或擋土工程動工)前送審完成;我認為所有計畫書都是合約的一部分(合約中應列此條文,屬合約一部分的還有:施工規範、施工說明、計價辦法、數量計算辦法、所有會議紀錄、報表......)。

           綜何施工計畫是一切計畫的根本,所以後續的單項計畫、局部計畫都要依據粽合計畫書寫。

           3、施工規範。

           4、施工說明書。

           每一個公司(無論是建設公司或是營造廠、顧問公司)都必須建立自己的施工規範、施工說明書。一開始,可能都是東抄抄、西抄抄,拼拼湊湊湊出一本施工規範或施工說明。沒關係,所有公司剛開始都一樣;重點是,一邊抄一邊要檢討,抄來的東西是否可行?是否做得到?民國八十幾年,我拿到一個工程的發包文件、其中的施工規範規定"所有木門框一率為高級台檜",那時,台檜已禁採很多年了,去哪裡找這麼多數量的台檜?問承辦人員,後來才更改為其他材料。

           因此,主管施工規範、施工說明的主辦人員不僅抄的時候要謹慎小心,每隔一段時間,還要檢討、修正、補充。

           5、政府相關法規。

           6、其他。

           任何一個單項計畫,不可以踰越上列1-6項的規定、範圍。

    叁、進度管理:實例將進度表置於工程概述的第四項是不妥當的。進度管理應獨立一大項。

           一、工程整體進度:實例概述第四項。

           實例中,施工日期長達七個月,而工作項目只有八個項目,太簡潔了。如果說明是是鋁窗程的整體進度,也就罷了。

           二、月進度:月報中提出。單項計畫中並不需要做月進度;月進度是月報的一部份,所以計劃必須說明月進度製作時間及製作負責人員。

          三、雙週進度:雙週報中提出。單項計畫中並不需要做雙週進度;雙週進度是雙週報的一部份,所以計劃必須說明雙週進度製作時間及製作負責人員。

          單項施工計畫的工作項目在雙週進度表中應分層分區。例如,假設預埋件是從頂樓向下埋設,則應說明從上往下埋設、每層幾天,所以埋設天數總共是幾天;如果後續的鋁窗安裝是不同工班,則可考慮功率、預埋件埋設完成後幾天開始鋁窗安裝(工期重疊)。

          四、日進度:日進度就是日報表。必須以空白日報表做附件。

         另外,這棟大樓的外牆是石材,應參考石材施工計畫決定施工步驟;主辦工程師應拿出"石材施工計畫"的進度來檢討窗的進度。如有不符實際之處,則應修正石材計畫中的進度計畫。

          這一點主辦工程師ㄧ定要注意;相關工程的進度計畫(無論是整體/月/雙週/日)一定要交叉討論/檢討後定案,不可各走各的,等到執行時湊不起來,誰的錯?

      肆、品質管理:

           一、人員組織表。實例將組織表單獨成一大項。也是可以。不過我個人偏向置於品質管理,因為品質需要,所以人員配置如此,這也是品質保證重要的一環。

          二、材料:實例的第三大項。

          三、作業流程。實例的第四大項。

         四、品質控管;實例的弟五大項。

         五、自主檢查表:如實例(品管篇附表)。

         六、樣品送審進度表:這在實例中沒有制定;如果有施工進度,則在施工前三十天左右(依合約規定、或與主管工程師協調送審、審查所需時間及送審項目)應將樣品送審。

         七、試驗報告及種類。

     伍、成本管理:

         一、現金流程:實例附件四。

         二、工料分析表。

                 工料分析表在這裡的作用是:

                 1、變更追加減的依據:有鄉工程項目是由幾個步驟合併而成。有時工地會變更追加減其中一個步驟,此時就需要依據供料分析表來辦理追加減。

                  例如泥作工程,原本是1:3粉刷貼磁磚,可能部分磁磚改型號、也可能部分改為油漆或其他面飾材料,都需要知道原來貼磁磚的價格。

                 2、計價依據:同前一條同樣的道理,這些步驟可能相隔相當時日,如果沒有全部完成是否就不計價?例如:1:3粉刷完成,但是尚未貼磁磚,是否不計價。

                   說來也蠻湊巧的,我們以前做公共工程,就曾經開鋁窗工程的玩笑說,玻璃安裝完成才可以計價;真的,我沒有仔細想過,不過鋁窗如果要全部完成才計價,可能是工期最久的單項工程。

                  所以說,各種單項工程都必須要有工料分析,哪些項目完成,就依工料分析合理計價。

         三、計價辦法:

                 一般合約書都會有計價般法(例如:每月10日計價一次,逾期不受理),但多為大原則規定。像上一條說的依完成的步驟計價,可能就不會詳細說明。如果再沒有雙方同意的工料分析,雙方只好用喊的。如果甲方堅持他的想法,請款的人也沒輒。

                 所以,將合約書讀清楚,一些與自身有利害關係的條文在施工計畫中一定要提出並加以詳細說明。與其在施工中爭執,不如在施工前說清楚講明白。                

     陸、安全衛生管理:

          一、通則。實例第六大項。

          二、安衛管理進度表。實例第六大項附表。

     柒、資訊管理:

          一、樣品送審:與品管(六)重複。事實上,在月報會議中,樣品送審是放在資訊一欄中。

          二、報表/文件:包括:月報、雙週報、日報;主要是說明參加人員。

                  其他証明文件包括:出廠證明、進口證明、還有其他工程的無氯證明(混凝土)、無輻射線證明(鋼筋)、測試報告等。

          三、會議:參加各種會議的人員。

   ***********************

 

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五)CG0505


陸、安全衛生管理

        一、於工程進行期間,以方應隨時保持工區內之清潔。

       二、乙方英對所有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及衛生查驗教育講習,告知工程安全防範、應變措施及工地安位管理相關規定,長期施工人員至少每三個月須在接受再宣導訓練;臨時性施工人員,亦須於當日開工前,由安衛管理員召集做相關事宜重點宣示。

       三、一般管理方案: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乙方應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令及有關規定制定安全衛生作業一般注意事項。並就不同作業方法、條件及環境,針對每一個具潛在危險之項目,分別以明確簡要之方式制定作業標準。以上制定之一般注意事項及作業標準可合訂成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1、門框安裝使用之電焊機需經電匠檢查合格證。

           2、電焊機電纜禁止浸在潮濕地面及通道上,必要時予以架空處理。

           3、電源必須通過漏電斷路器。

           4、玻璃物料搬運時,配戴橡膠手套。

           5、使用移動式施工架時(2公尺以上),架上之踏板應撲滿,四周設置護欄,並有上下施工架之設備,活動輪子檢查是否以固定。

           6、移動施工時,人員必須先行下施工架。

           7、使用合梯時,檢查梯才是否無損壞、腐朽。

           8、移動施工架上,禁止在使用梯子或其他墊高物質。

           9、玻璃搬運前,確定搬運玻璃專用之把手吸盤是否良好可用。

          10、於工作架上(外架)作業時,施工架設置安全母索,踏板60cm以上,人員戴安全帶。

原着第十四頁與第十五頁為"預埋件安裝完成後續工程注意事項"

共有14個大樣圖,圖與文字都很小,我擔心相機照出來的照片根本看不清楚。(我的相機沒有微鏡頭的設備,所以暫時空缺,明天,我試照看看,放在下一篇裡。)

(完)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四)CG0504



    一、預埋件:

           1、預埋件焊接安裝完成後,應先行於焊接處塗抹防鏽塗料以防預埋件生鏽。

           2、預埋件焊接間距不得大於60cm且其距邊緣不得大於20cm

           3、預埋件安裝位置據外側完成面不得小於10cm、以力防水工程施作。

    二、窗料安裝:

           1、安裝前,若牆面有漏水處,應先行檢驗及封堵漏水,並觀察吳滲漏現象經雙方查驗後方能施工。

           2、 安裝前須查驗其配合工程有無依預埋件安裝完成後續工程注意事項規定之施工方式確實施作,以確實達防水之功效。若未施作,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施作。

            3、安裝前須於埋設件側貼覆隔離用海綿條以防因不同材料造成質變等不良狀況。

            4、安裝固定羅斯之固定位置間距不得大於80cm,且其距邊緣不得大於20cm。

            5、安裝完成後,須檢驗窗扇開啟關閉等動作是否順暢、有無不良狀況,若有不良狀況,承包商應調整修護至正常狀況下點收交付業主。

    三、玻璃:

           1、安裝前,若牆面有漏水處,應先行檢驗及封堵漏水,並觀察吳滲漏現象經雙方查驗後方能施工。

           2、安裝前先行確認其室外之silicone塞水路相關工程是否已完成、若未施作,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施作。

           3、安裝前先行確認窗扇開啟關閉等動作是否順暢、有無不良狀況,若有不良狀況,承包商應調整修護至正常狀況下方能安裝玻璃。

           4、安裝完成後,須檢驗窗扇開啟關閉等動作是否順暢、有無不良狀況,若有不良狀況,承包商應調整修護至正常狀況下點收交付業主。

    四、室內水性silicone:

           1、安裝前,若牆面有漏水處,應先行檢驗及封堵漏水,並觀察吳滲漏現象經雙方查驗後方能施工。

          2、安裝前先行確認其室內之相關工程是否已完成、若未施作,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施作。

    五、紗窗:

           1、 施作前先行確認其相關工程是否已完成、若未施作,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施作。

           2、安裝前先行確認形式是否正確。

           3、安裝後需檢查其周邊尖細是否正確,會不會造成蚊蠅進入之慮。

伍、品管:

           1、承包商應確實遵照管理單位對於工程品質控制之指示。

           2、承包商對程建工程,需按合約施工,並應絕對單獨負責,即使部分工程系分包施工,亦應派遣足夠之人員負責監督。不論工程系分包或自辦均應符合業主之要求。依照施工規範施工矽成包商之責任。承包商不得因管理單位檢驗或批准時有任何疏忽而規避責任。

            3、材料與成品之品質須符合規範之規定,若無品質規範之規定時、材料與工程品質必須適當,且完全合乎合約之原意並獲得業主之認可。

            4、所有材料、機具或人工,於規範中對其特性、性能、材質等有數值、顏色等之規範者,均應提出試驗數據或證明文件。

            5、凡圖樣或施工規範中明定應由出品材料商或代理商責任施工者,須由廠商依保固年限提出保固切結書,並由承包商連帶具結保證。

            6、所有進場材料進場時須報請管理單位會同業主查驗後方可進行施作。

            7、各施工階段完成後,均應通知管理單位會同業主查驗後,始得進行下一階段工作,管理單位及業主應配合查驗點收以利工程之進行。

            8、施作完成後,若有不良狀況,承包商應調整修護至正常狀況下點收交付業主。

            9、為配合業主裝修工程需要,承包商應採用塑膠膜包覆保護窗。

          10、安裝預埋件前須查驗其配合工程有無依預埋件安ˋ裝完成後續工程注意事項規定之施工方式確實施作。若未施作,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施作。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三)CG0503




   叁、材料

   一、窗體:

          1、窗框、鉸鏈及把手等材料皆為義大利ALU-K公司製造。

          2、組裝:接頭為45度接合且為平整。

          3、材質:符合鋁合金6060規格成份之鋁料(抗拉強度需達18.5kgf/m2)。

          4、表面處理:陽極發色處理。表面採毛絲面處理、無透明漆、膜厚15u以上。如須配合外牆面飾顏色粉體塗裝,其膜厚不得少於35um,且須符合AAMA605.2之標準。

          5、氣密膠條:採E.P.D.M.橡膠材質製造,性能符合CNS10209規定之性能。

     二、玻璃:採台玻公司製造之強化玻璃:

           1、複層強化清玻璃規格:8mm+8A+5mm及8mm+飾條+5mm

           2、單層強化清玻璃規格:10mm(合約價目表另有備註者)。

           3、玻璃膠條:  採E.P.D.M.橡膠材質製造,性能符合CNS10209規定之性能。

     三、紗窗:開窗皆採德國進口NEHER隱藏式紗窗。除鋁合金以外的材料,均經過鍍鋅處理或防秀處理之材料及不易磨損變形之尼龍工程塑膠製造。紗網除圖樣另有規定外,尼龍紗之規定為2.5mm內不得小於16目。

     四、矽利康:室內採用TOSSEAL水性Silicone,以利室內塗裝。

     五、預埋件:1.5t鍍鋅鋼板彎折成形。

     六、性能要求:

            1、抗風壓強度:360kgf/m2

            2、水密性:50kgf/m2

            3、氣密性:0.5m3/hr.m2

             4、隔音性:42db(5000Hz)

             5、功能:可內開於室內擦拭功能,內倒換氣功能及開啟時,把手無法操作之安全裝置。

     七、樣品送審內容:

            預埋件、窗料、膠條、紗窗、玻璃、Silicone等於施工計劃審核通過後,陸續送審。

     肆、施工:     

流程說明:

1、施工圖製作、確認:依建築圖面或與業主檢討後會致施工相關尺寸圖,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2、內裝工程施工圖檢討:依施工圖所繪製之相關圖面與業主惠同是內相關工程單位檢討其開啟方向及其他相關配合作業。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3、高程、出入位置放樣:由營造施工單位依施工圖所繪製之相關尺寸放置或彈置基準線(非本工程)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4、現場預留孔尺寸、預留位置確認:依施工圖所繪製之相關尺寸核對尺寸。若未符合,請業主要求相關廠商配合修改施作。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5、預埋件安裝:依施工圖所繪製之相關尺寸或業主檢討完成後之相關尺寸及現場協調完成後之尺寸安裝預埋件。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6、檢查:依施工自主檢查表所規定之相關項目檢驗。

7、工廠製作:依預埋件完成之相關尺寸製作相關窗型。

8、交貨期確認:依規定之時效安排製程。

9、工場產品檢查:依相關規定之方式於製作生產中檢驗及於出貨前檢驗。

10、週邊崁縫、防水工程及內外牆泥作施工:依預埋件安裝完成後續工程注意事項所規定之方式確實施作(非本工程)。

11、門窗料進場:依規定時效及現場之需求安排窗料進場。

12、門窗安裝:依規定之時效及現場需求安排門窗安裝。並依施工自主檢查表所規定之相關項目檢驗,經審核單位確認無誤後,方可下一步驟。

13、Silicone塞水路施工:室外側Silicone塞水路由業主自行處理。(非本工程)須於玻璃安裝前完成。

14、玻璃安裝:依本公司所規定之方式正確將玻璃安裝於窗架內,並將膠條正確的施作塞入。安裝玻璃前須先行確認是外側Silicone塞水路已完成。集於是內側以水性silicone施作收邊。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二)CG0502




   原文照抄:

   壹、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要:

          1、工程名稱:

          2、工程地點:

          3、業主:

          4、設計單位:

          5、監造單位:

          6、營造廠:

          7、分包單位:

   二、工程範圍:

           本工程指合約圖樣上註明為書XX窗者。包括鋁料、玻璃及預埋件之供應、預埋件之安裝、窗體之安裝、玻璃之安裝、室內silicone收邊工程、安裝機具設備(不含現場之吊運機具設備)、人工、施工技術及確保性能之檢驗等規定,均屬本工程範圍。

    三、除外工程:

           預埋鐵件安裝完成後之崁縫工程、防水工程、粉刷泥作及外牆石材silicone收邊工程,皆不屬於本工程範圍內。(大樣圖)

   四、作業日程計劃:(桿狀圖)

          

   貳、人員組織表:

         

                  

 

實例/單項施工計畫(鋁窗之ㄧ)CG0501

     今兒個起床以後,忙了一下該做的事以後,就從背包裡找出日昨拿回來的資料。結果,發現兩本單項施工計畫是夾在一個檔案夾裡,而檔案夾的封面寫的是計價資料,我想因此才沒有被人帶走,滿幸運的。

    本來我內心是有點忐忑不安,深怕這兩本單項計畫寫得荒腔走調,那豈不是弱了我一世英名。

    翻了一下,幸好,整個內容、架構都在水準以上,拿來當範例,沒有問題。

    這本施工計畫連封面共計18頁、A4、單面印刷。有大樣圖、表格、文字說明及桿圖。在部落格上如何畫桿圖,我不知道,且戰且走。

     我先將原文照抄,然後提出我的看法、檢討。以下為原文(空白部分不重要的文字,不影響整個案例,看官亦可行填寫):

     XX窗工程施工計畫:目錄

    壹、工程概述...........................................................................2

            工程概要、工程範圍、除外工程、作業日程計劃。

    貳、人員組織:..........................................................................4

    叁、材料:................................................................................5

            窗體、玻璃、紗窗、預埋建、性能要求。

    肆、施工:................................................................................6

            作業流程圖及說明、分項工程內容、作業方法及程序、預埋件、窗件、玻璃、填縫。

   伍、品質:................................................................................10

           品質控制--檢、試驗基準表、

           品質管理標準及管理方法、

           XX窗工程施工自主檢查表。

    陸、安全衛生管理...................................................................13

   附件:

           預埋件安裝完成後續工程注意事項。.......................................14

           XX窗數量表、....................................................................16

          窗型圖、............................................................................17

          現金流程預估表。................................................................17

       好了,以上是原文的目錄。以下是我個人的檢討分析:

       我一再強調營建管理的五大保證、目標,就是:品質、成本、進度、資訊、安全衛生。施工計畫就是為了要達到這五個目標、履行這五項保證所做的計畫、工作方法。所以任何施工計畫都必須以這五項目標為主題,說明實際執行辦法。

       從目錄可以看出來,工作計畫的內容包括了:品質、進度、安衛、成本,沒有單獨說明的是資訊系統。有機會我來補充一下。

     

          

今年中秋/兼答cepo'(丙04)

    這一輩子有幾個中秋是讓人永遠難以忘懷的。

    颱風....一堆人在風雨中拼酒....。還有...悲傷留給自己。

   今天趁著連續假日到一個已完工撤退的工地工務所,翻箱倒櫃,尋找"單項施工計畫"。翻了半天,相信已有人捷足先登將大部分的資料帶走了,有關單項施工計畫的書,只找到二本:一是門、一是窗。門是德國進口、豪宅專用、一樘約八、九十萬的金屬門。窗是義大利進口的鋁窗。回家以後,十幾本書就丟在一旁,翻都懶得翻一下;中秋節嘛,洋基又輸球,實在有點意興闌珊,提不起精神!!

     單項工程中,一直沒寫的包括門窗工程,原因之ㄧ就是我對鋁門窗周邊的填縫一直覺得問題多多。我相信先進國家的門窗施工絕對不是用這種不太有把握的工法;所以遲遲不敢下筆。我們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看看義大利人的窗是如何設計、施工的。

     因為整天心裏都覺得怪怪的,所以還沒有去想將"計畫實例"放上部落格的處理辦法。雖然這兩本計劃不是很厚,內容也還不清楚,但是,我曾經被"電子書"的編輯工作整過冤枉(有圖片、表格、四五種字體..),所以心理一直覺得毛毛的、似乎沒啥把握。所以,先擺一旁,待我心情好一些再說。

    對不起。

    其他的施工計劃範本應該可以借得到。理由相同,所以懶得打電話。也是:改天再說!!

    想到真的要將所有實例上網,我就皮皮挫!!

    待我把單項施工計畫上完,各位看官就知道我為什麼"挫著等"!!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杯酒釋兵權(卯20)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自後周的孤兒寡婦手中取得天下以後,一直擔心他的功臣大將也來個兵變、黃袍加身,所以與宰相趙普密商解決辦法。

    趙普認為,天下爭戰不息、主要的原因是地方諸侯太強勢;相對的朝廷反而無實權;解決的辦法就是縮小諸侯的權力、減少他們的軍力、管制他們的經濟力,這樣子,天下自然太平。

    其實,趙匡胤早與弟弟商量過,只是來聽聽宰相的意見,所以他警告宰相不可聲張,避免這些將領立即兵變。

    大約過了半年,一天完晚朝結束時,趙匡胤召集侍衛軍副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馬步軍督虞侯張令鐸、步軍都指揮使趙彥輝等軍事大員,在內廷設宴。  

    當大家酒酣耳熱之時,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如何寫單項工程施工計畫(1.概說)CG0404

    我想基層工程師ㄧ定會被要求寫單項工程的施工計畫書(營造廠的工程師),或是有機會審核單項施工計畫(甲方、業主、顧問公司的監造工程師)。

    理論上來說,審核比寫容易。事實呢?就好像寫文章跟改文章,哪一個容易?

   有人喜歡抄現成的。我不知道碰過多少次,工程師要的都是"給我ㄧ本範例!!"跟他們講原理原則,一臉不耐煩,給一本範例如獲至寶。

   範例真的可以取代原理原則嗎?未必。可是就好像我們第一次寫簽呈、寫公文,多是拿以前類似的公文、簽呈出來照抄,似乎也沒啥大錯。缺點是,如果不弄清楚來龍去脈,換個題目、換個時空背景,問題就出來了。

   一般正常的話,單項施工計畫由營造廠的主辦工程師負責計畫、安排、書寫;但是因為許多專業項目不是一般工程師所能深入了解的(例如:鋼骨工程、連續壁工程、基樁工程、無塵室工程等等),所以營造廠只好要求分包的專業廠商寫該項工程的施工計畫,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可是,我以為,第一次,情有可原,第二次還說對該項工程不了解,就沒有什麼可以原諒的了。

    一個工程師,當主辦工程師時遇到比較特殊的施工項目的機會有多少次?除非一輩子都是當基層工程師,否則根據統計大多不會超過三次,這是我常常問年輕工程師的問題;看官也可以試著想一想,當主辦工程師多久?遇到同樣的特殊的工程項目有幾次?然後就調昇其他位置了,是不是這樣!?所以,每一個主辦工程師必須認真的了解自己主辦的工程內容,一回生,沒關係;第二回一定要能夠說出一篇道理來,才算沒有蹉跎歲月、浪費大好青春時光!!

    就算是很基本的項目;鋼筋、模版、混凝土,每個工程師都天天在看,週週檢討進度、品質,月月在計價,可是每個工程師懂的就是不一樣。信不信?

    閒話表過,言歸正傳:

    一、一般來說,在甲乙雙方簽訂的合約中會說明:施工計畫是合約的一部份;同時,也會有一些送審時間、必須書寫施工計畫的工程項目等等規定;乙方的工地工程人員必須確實研讀,以免耽誤工期甚至受罰。即使合約書中沒有特別規定、說明,這也是一般習慣條款。因此甲乙雙方對於雙方同意的施工計畫都必須遵守,如有變更,須經雙方同意後變更修正。

    二、我們只談單項施工計畫。一般會規定該項工程施工前20天左右計畫必須提出送審。甲方有問題須於3天內說明、退回。乙方必須於退回後修正、2天內再送審。如果還有問題就再退、再送審....,重點是計畫未通過前該項工程不得施工。所以,乙方工程師必須於書寫計畫時與甲方工程師充分溝通,了解甲方的重點與需要內容,千萬不要埋頭苦幹,到後來與甲方想的(不一定對,可是他是甲方)不一樣,需要重來一遍,不是很衰嗎?(可能你寫的比甲方需求的更好!!)

           這裡,我也奉勸甲方工程師,如果乙方工程師能力不夠,就應儘可能幫助他,千萬不要冷眼旁觀等著看笑話;更不要居心不良,存心整乙方工程師要他難看;要知道,工地出任何問題,損失最大的一定是甲方,絕對不是乙、丙方。

    三、以前,跟許多資深的工程師談施工計畫,他們總是不以為然,理由很多。包括:

            1、有人說:計畫改來改去,跟沒有計畫有何不同?

            2、有人指指自己的腦袋,說:計畫就在這裡,不必寫出來,問我,我通通很清楚。

            3、有人說:工地工程師本來就要訓練反應,問題一出來,立即反應處理,所以有沒有計畫並不是很重要,可以不要計畫。

            我總喜歡以訂婚、結婚的計畫來反問年輕工程師,你結婚時要不要做計劃!?當然,現在有那種公關公司,只要你付錢,一切OK。可是,我相信公關公司不會從頭包到尾吧(從送定的禮品/囍餅等等到婚紗照,到蜜月旅行);當然我也相信如果要全部包給他,他們一定全收。即使是這樣,計畫只是換人做而已,並不是沒有計畫。對不對?

            今天收到一個回應,要求將實例上網,搞得我整天心情都怪怪的。

            施工計劃暫停,等我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案例,再看看要如何繼續下去。抱歉!!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青蛙王子(寅05)

   格林童話的青蛙王子。

   故事是說一位小公主,就連照遍世界的太陽都同意他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小女孩。一天,她在井邊玩她的金球,一不小心,球掉到井裡去了,當然,青蛙出現了。他要求小公主答應與他共餐、共寢的條件,就把金球撈起來還給公主。小公主假裝答應,等到金球到手,一溜煙就跑回皇宮,把那隻小青蛙拋之腦後。

    第二天,小青蛙來敲門、進門、上餐桌、進臥室,小公主都是在父王勸他遵守諾言的壓力下心不甘、情不願免強為之,等到進入臥室,小公主就將小青蛙砸向牆壁,幸好,此時青蛙變成了王子。

     故事沒有寫到"從此....."的結局。

     我倒是很好奇,童話故事寫這篇的目的是什麼?

     1、小公主除了美麗以外,說謊、不信守諾言、隨意殺害小動物。

     2、青蛙王子以後會幸福嗎?

      3、這種女孩值得愛慕嗎?

     我不喜歡這篇童話,因為它不像童話。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砌磚工程--紅磚CH0310

    砌磚工程,主要材料包括:紅磚、空心磚(水泥磚)、玻璃磚;其他的,使用得不多,暫且不談。

   說到紅磚工程,就一定要說個笑話。我們在大學念施工估價時,教授一直強調:"不要將砌磚面積除以磚塊的面積得到需要的磚塊數量,那個答案是錯誤的;記得,一平方公尺就是需要124塊磚(1B)"。後來我服役時,部隊自己有些小工程要做,所以就要我算需要的磚塊、水泥、砂的數量。我當然照書本上寫的、教授說的,一平方公尺需要124塊磚,算出所需磚塊等數量。可是施工到後半段發覺磚塊數量短缺,趕緊補叫紅磚。部隊長也沒說什麼,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到建築師事務所編預算,才知道因為台灣的紅磚尺寸較小(標準磚是6*12*24公分,台灣的磚大概是5*10*20公分,甚至更小:長度只有19公分多),所以一平方公尺需磚150塊。

    我記得砌1B磚牆的工率是1000塊磚/工-日,1/2B是800塊磚/工-日,這是指一般的砌磚;砌清水磚大概要減半還少一點(1B磚約400-450塊磚/工-日)。

   現在,應該比較少人用紅磚做隔間牆了吧? 在台北,新建的房屋應該都是以輕隔間為主;倒是有些舊房屋的裝修工程,我看外面堆了一堆敲下來的碎磚塊,可是還是往上吊紅磚、水泥、砂,應該還是用紅磚隔間吧。

   磚造最大的缺點是無法抵抗橫向力(如地震)。輕隔間讓人覺得虛虛的、不夠札實,好像一踢就可以踢穿似的;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況,輕隔間的材料百百種,加上輕骨架,要破壞絕非易事。

    不過,人對不熟悉的事難免會懷疑、恐懼,這也難怪。可是工程師如果對新的、不熟悉的建材、工法就極力抗拒(而這些在美、日、歐已是司空見慣的工法材料),那台灣要如何進步!?

    記得約是民國80年左右,我們公司推輕隔間,結果營造單位極力反對,數說種種輕隔間的缺失,到最後,推行最力的設計單位主管還被高層懷疑與輕隔間廠商勾結,真是情何以堪!!

    以前,泥作有專業的泥作工人;砌磚、貼磁磚、勾縫、斬石、磨石等都有專業的技術工人;現今,大概變成大雜燴了,因為一個工程的泥作相關工程數量越來越少,所以泥作師傅變成什麼都要會,不然賺沒吃。現在在台北要找專業的砌磚工人大概沒那麼容易了吧!!換句話說,要找砌水泥磚、玻璃磚的專業技術工人,恐怕更是問題多多。

    因此,除非這些工法、材料以後不用,否則現代的工程師還是應該知道如何施工比較適當,不然,技術工人半路出家(可能是很優秀的泥作工人或是...),監工又一竅不通,兩個碰在一起,豈不是一堆笑話!?真的,我以前認識一位砌磚師傅,砌磚真的是一流:有一年,我們承攬的一間廠房的圍牆規定作清水磚,但是專業工人不夠,所以只好向勞工職訓所求救,結果職訓所敎砌清水磚的老師帶了5、6個師傅來工地參與施工(我記得工資說好5元/塊,大該是在民國七十二年左右)。你們想知道結果嗎?大概過不到十天,這班工人全部翹頭,因為無法達到工地的要求(這是比較好聽的說法,真正原因是通不過我那朋友那一關,他承攬砌磚工程)。所以最後只好就他的班底硬撐,把圍牆給砌好。後來,砌磚越來越少,他也只好改變工作內容、承攬各種泥作工程。

   (上面所舉只是一個特例,我無意貶低職訓所,相反的,我一直覺得職訓所是ㄧ個了不起的單位,默默耕耘,令人敬佩。而且,我也在職訓所教過課。)

   砌磚工程一開始,要拿兩隻角材做標竿,一般多用2*2吋的角材立於欲砌牆的兩端,這兩隻角材都是垂直立於兩條磚牆放樣線之間的同一側(一面對齊放樣線),然後在角材上放水平基準線(工人多用水管放樣)、再根據水平基準線在角材上放分割線。例如磚厚5公分、灰漿0.8公分,則以5.8的倍數刻畫於角材上。一般砌普通磚時,多以三塊、五塊磚做一個刻畫;但是如果是砌清水磚則必須磚厚一個刻畫、灰漿厚度一個刻畫,一個刻畫也不能省。

    放水平基準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地坪不平,所以自行測定水平基準線。一般砌普通磚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所以,刻畫就比較馬虎。但是,如果是清水磚就必須每個刻劃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砌磚時,砌磚師傅在二隻標竿間牽一條尼龍線,線的兩端固定在對等的刻劃上,如此,作為每一皮砌磚的水平依據。另一方面,這條尼龍線也控制磚牆垂直面的左右平整與上下垂直(只管一面)。所謂只管一面是因為普通磚塊大小不一,所以面的平整只能顧到一面,另一面就看磚塊的誤差大小做決定了。即使是清水磚,還是只能顧一面,剩下的是磚塊尺吋是否大小一致的問題;如果誤差明顯,工人會將該紅磚剔除。其實,這與瓷磚一般,清水磚進場以後,可以再篩選一次,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砌清水磚,尼龍線一定要一直調整,不可偷懶。例如,最下方第一層磚下方灰漿高程先將尼龍繩固定,然後鋪滿灰漿,然後移動尼龍繩至第一塊磚的上緣,一塊磚一塊磚擺好,如果磚不平,就需將灰漿加高;同時填充磚與磚之間的豎縫。

    砌普通磚規定要滿漿,可是因為趕工/工率,很難做到。但是,清水磚則一定要滿漿,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至於其他注意事項,包括:

    1、砌磚前,所有紅磚必須充分濕治。有些工地就牽一條水管,找個小工在一堆堆的磚上,東噴噴、西灑灑的澆水;有些就拿半截的50加侖汽油桶裝水,將紅磚浸泡其中;理論上,這兩個方法都有問題。書本上的要求是"紅磚必須充分含水,但不得有多餘的水分";換句話說,紅磚必須內外溼透,但是拿起來的時候,不得滴水。用水管灑水要灑到一堆紅專全部濕透,很難吧;泡在桶內的紅磚有沒有溼透,要看浸泡時間,可是如果從水桶內拿出來就砌上牆,不滴水也難。而且,砌磚時,每天用量幾乎都要上萬塊磚(一組人少說也要五六千塊磚),這真是 個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曾經在一個工地試行一次:在一樓砌一個水池,磚塊進場後,先放入水池中,隔天再運到施工地點存放、陰乾,如此循環施作。問題出在增加一次小搬運,增加的成本不知由何人吸收!?

    我想,如果發包前施工說明就詳細說明。做如此要求,營造廠只有設法解決囉!!

    紅磚充分濕治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乾燥的磚塊非常容易吸收水分,如果不充分濕治,砌上去的紅磚就會將水泥砂漿的水分吸乾,水泥砂漿沒有足夠的水分,水泥如何水化達到強度、固結磚牆?有些時候,前一、二天砌的磚牆,如果我們用手指頭摳磚縫的水泥砂漿,一摳水泥砂漿就剝落(台語說是"燒燒"),不要以為一定是公司偷水泥所以強度不夠,其實,多數原因還是出在:紅磚未充分濕治!!

    2、每日砌磚高度不得超過1.8-2.0公尺。原因是水泥砂漿尚未達到強度,如果層數過高,磚塊自重將破壞水泥砂漿的強度。

    3、楣樑。早期磚牆遇到開口,就以1吋(視開口寬度而定,不過由於豎磚的跨距有限,開口不宜太大,這也是磚造建築的窗戶多為直立窗的原因之ㄧ。)木板架設於開口上,然後於木板上砌豎磚。待磚牆灰漿達到強度以後,才將木板拆除,安裝門窗。

      也有工地根本就不吃這一套,門框先立,豎磚就砌在門楣上面(如果是砌豎磚還算不錯,有些甚至於橫磚照走)。所以門楣容易彎曲變形、門框大肚子。

      後來,也不知從誰開始,在工地自行預鑄楣樑,也就是寬約10公分、高約15公分、長度為開口寬度兩邊各加15公分左右的鋼筋混凝土小樑。砌磚砌到開口高度時,將楣樑架上去,繼續施工。如果一邊是混凝土牆則此端必須以鐵件固定。 

    4、清潔。這是指一天砌磚完成後,必須將磚牆上漏出來的砂漿清掃乾淨。普通磚牆真的就是以竹掃把在牆面上揮舞。但是,如果是清水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一則必須時時有小工將漏漿小心拭擦乾淨,二則完工時更應小心檢查、不可大掃把揮一揮就了事。要知道水泥將在粗造面上留下來的痕跡、灰灰的、暗暗的,會將清水磚的光澤遮蓋掉。我們試過以肥皂水刷洗、上油,通通沒用。小心,小心。

    寫到這裡,覺得還遺漏很多,待我思緒整理一下,再來補敘。

   

 

 

2007年9月16日 星期日

落實本土化-不要硬推你所知的營建管理(甲21)

    以前,跟朋友聊天談到歸國的MBA,開玩笑說:"如果要叫哪一家公司倒閉,建議他多請幾位回國的MBA就可以了"。對不起,戲謔的成分佔一部份,事實呢,知者心裡有數。

    我想,問題的根源在於"本土化"的認知。

    我相信,任何一位MBA(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學校畢業出來的)如果學得好,都有一套。問題是,那一套只適合那一個國家;在美國學管理,一定適合美國社會;在日本學管理,一定適用於日本企業;但是如果將那一套活生生的套在台灣社會、企業的頭上,適合嗎?

    就好像我們到美國買衣服,買件XL或XXL的衣服交給國內的大個兒穿,你相信會合身嗎?

    本土化的意思就是"確實了解雙方文化、經濟、社會、人力、資源等等的差距,調整國外學回來的東西,使之適用於國內本土"。就好像美國嚴格實施的都市使用分區管理制度,如果一成不變的移植台灣地區,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

     這部分屬於中高階層的營建管理。暫且擱下不談。我要跟年輕工程師談的是另外一種層次的"本土化"。

     我想,許多工程師學了或自己體會一些正確的管理觀念、方法以後,對原有的公司制度、管理方法漸生不滿或興起改革之意,基本上這是對的。但是,這就如同從國外學一套東西回來要改革是一模一樣的事情。只是50步與100步的差別而已。

   所有的工程師必須了解一點:"一個賺錢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美國一位營建管理研究所的教授說的。他就是怕學生學好營建管理,回國(公司)以後,硬要推行自己學到的營建管理。所以他在後面加了一句:"如果老闆支持你,恭喜!!如果公司沒需要,千萬不要強行推動。即使老闆支持你,也不能硬幹!!"

   每一家公司都有他的傳統文化,那是牢不可破的。所以,必須了解公司文化,然後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加以調整、改進。我常說推營建管理不可能像煎荷包蛋,一面熟了,一翻就整個翻過來,換煎另外一面。如果有人想這樣幹,歷史已寫得很清楚--王安石、康有為等等,結果如何?不用我多說了。

    人家說:冷水煮青蛙,青蛙到死都蹲在水中(冷水慢慢加溫)。如果把青蛙丟到熱水裡,他一定跳起來。同樣的道理,推行一個新的制度、方法,一定要一步一步慢慢的來。千萬不要讓整個公司的人,一下子全部跳起來。那樣子,就連支持你的老闆也很難辦事。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做好份內工作(乙27)

    以前唸書的時候,覺得楊朱的"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自私的想法。經過了大半人生,回過頭來,我真的深以為然。

    人生旅程充滿批鬥、攻擊、譏笑、諷刺、謾罵.....有用嗎?如果每個人先要求自己、把自己分內的工作確實做好,行有餘力再來批評別人;我想:這個社會會更圓滿。

    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有那麼容易嗎?

    每個人都摸著良心問自己:你自己的工作已經盡心盡力了嗎?不能做得更好嗎?

    無論是在哪一個工作崗位,我相信要做到十全十美幾乎都不可能;退而求其次,及格總可以吧!!

    什麼是及格?以什麼做標準?

   就以營建工程來說。民國七十幾年,我到日本參觀幾家國際知名的建設公司附設的研究所,看到無塵室的研究、風洞試驗、施工機器人、音響研究.......;到東京,看見他們的未來辦公大樓、精緻住宅的設計、施工....;參觀工地,看見目標為零缺點的施工計畫......。

    我承認,到日本是我一生從事營建業的轉戾點。

    回到國內,我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量努力,希望能影響一些人、慢慢趕上先進國家的水準。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憑什麼指責別的行業呢?

    如果我們說:台灣某某行業胡搞、亂七八糟;是不是別人也會說:營建業胡搞、營建業亂七八糟呢。那自詡身為建築人的我們,要如何回答、面對呢?

    事實上,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想進步的人/公司/團體等等真的不必擔心沒有發展進步的空間。而且,許多只是舉手之勞就可獲得很大而且明顯的成效。

    責罵別的行業,不如退而自省:營建業很完美了嗎?設計是一流的?施工是一流的?銷售是一流的?服務是一流的?

    如果可以做得更好,為什麼我們不一起努力呢?

    不要管別人的瓦上霜如何如何,我們先把自己門前的雪掃乾淨,避免摔跤,不是很好嗎!?

   

 

 

 

摸魚兒(子14)

摸魚兒 金 元好問

秦和五年,一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元好問買之,葬之汾水之上,號曰"雁丘",做"雁丘詞"。詞云: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鋼筋工程施工實務CH0311

    寫了半天,有時也忘了什麼寫過?什麼還沒寫?

    反正,寫由我寫,看者自看;要如何找資料,自己想辦法。我已經寫得頭昏腦脹了。

    鋼筋工程,我只談施工實務,鋼筋混凝土學,我唸大學時唸得亂七八糟,要問我學理的部份,對不起,實在難登大雅之堂。我有一些結構技師朋友,給他們知道我寫這部份的理論會給他們笑掉大牙。閃遠一點。

    一般鋼筋工程在施工前後的要點與缺失不是很多,我知道的一些是觀念(對監工工程師而言),一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鋼筋的加工費用是以噸計算,所以換句話說,無論是一噸10分鋼筋或一噸3分鋼筋,加工、綁紮的費用是相等的。但是任何人都知道,一噸3分鋼筋加工綁紮所需工數遠超過一噸10分鋼筋。因此,施工計價衍伸下列問題:

            1、以前有些工地,鋼筋施工包商於地下室結構體完工就"落跑"了。當然是因為他個人的財務問題才"落跑",不過,重點是,他設法拖到地下室完成才翹頭,因為地下室工程的鋼筋數量多,而且多是大號鋼筋,利潤較高、比較好賺。為了避免發生這種事情,所以有些營造廠與鋼筋加工廠商的合約就會將計價辦法修正:地下室階段的鋼筋加工計價只計80%(一般工程多計90%)、或者更少。就是怕包商"落跑",後續的新小包不願意照原單價承包的緣故。

           2、我曾經有過經驗。一次,一個公共工程趕工,工人又因農忙人來得稀稀落落的;沒辦法,只好要求公司其他工地的鋼筋工班支援。千拜萬托,總算來了一班鋼筋工人,領班帶頭將所有的柱鋼筋用乙炔切好、組立、箍筋箍好,屁股一拍算錢走人;當時是以"噸"算工資。後來我越想越不對勁,工資如此高,問題出在哪裡?想了半天,問題就是前面所說的:只做大號鋼筋是不能這樣計價的。只是,當年也沒有人提異議(包括公司發包部門--條件與工班人員是他們談判好才來的,)工地只是依法辦理。所以,希望工程師能事前注意這一點所引發的問題。

            類似的事件也發生在外牆打底粉刷上。那年,一位長官的朋友引進一批外勞,宣稱承包泥作工程,牆面以噴漿方法施作、快速又便宜。所以公司就將一棟大樓交給他們承攬施工。結果也是一樣:外牆立面(門窗角、邊除外)完成後,就找了一堆理由不幹了。公司也是照完成面積計價給他;後來找其他的小包來擦屁股,單價都是天價;問了半天,原因也與鋼筋工程類似:門窗轉角、邊是最耗時間的地方,單獨施工、以一般單價計價絕對划不來;最後以點工收場。這也是一次教訓。

   二、真的是海砂屋?

           若干年前,使用海砂的傳聞吹遍整個營建業,一時海砂屋讓消費者人人自危,發現海砂屋的傳聞此起彼落,每個人都在擔心:我住的是不是海砂屋?

          當年,湊這份旋風的熱鬧,有機會參觀一些私人住宅,評斷他們的房屋是不是海砂屋;說評斷是過分了一點,應該說是去看看問題形成的原因。在我參觀過的住宅、辦公室中,十件有八件是天花板的鋼筋裸露或是尚未裸露但是天花板的鋼筋已生鏽,褐色的印子在天花板上就像肋骨一般明顯,有些因為鋼筋生銹膨脹將鋼筋下方的混凝土保護層擠裂、甚至剝落。

          這種情形是不是使用海砂的結果?不一定,但是保護層不夠是一定的。

          每位工程師都知道,鋼筋混凝土的特點之ㄧ就是混凝土保護鋼筋,讓鋼筋有不生鏽等等優點。可是在施工過程中,是不是每位工程師都非常注意這一點呢?我知道許多工地非常節省水泥墊塊(block),尤其是下層板配筋的水泥墊塊。所以常常會看到搗築工人在灌漿時,以工具將板的下層筋翹起來、讓混凝土流到模版與鋼筋之間,這真是標準的掩耳盜鈴。我不知道站在旁邊的營造廠工程師,看到這種情況,心中有何感想?

          我記得有個工地,營造廠的工地主任實在混得不像話,那年我是甲方監工,忍無可忍之下終於要求營造廠撤換工地主任;這位工地主任跑來跟我談,他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那個水泥墊塊都隨便你用!!"天啊!!因為每層樓的鋼筋綁紮過程中,我都會要求一個長工跟我去墊水泥墊塊。當年我們都是用小鉛桶裝水泥墊塊,他拿一桶、我也提一桶,另一手拿一隻拔釘用的工具(長約60公分,兩端都是開燕尾,一端彎90度,拔釘用),一區一區的墊。我是絕對容不得鋼筋貼近模板,所以墊塊墊得比一般工地來得密;這樣是他給我的恩惠?荒唐!!

      三、拉力筋與壓力筋

           以前我當監工的時候,模板師傅常常會説:某某工地拆陽台模板時,被垮下來的陽台夾死。原來,因為懸臂式的陽台鋼筋位置配置錯誤,導致灌漿後拆模時,懸壁板於根處折斷、但是因有鋼筋與主體結構連結,所以沒有完全折斷掉落,因而夾死在下方拆模的工人。

          我想工程師都知道,鋼筋因位置不同而有壓力筋、拉力筋與剪力筋的分別。一般樑、板的上層筋多為壓力筋、下層筋為拉力筋;但是有些結構是例外的,例如:基礎版、地樑等,因受力相反,所以下層筋是壓力筋、上層筋反而變成拉力筋。還有就是懸臂板、樑,上層筋也是拉力筋而下層筋變成壓力筋。

          一般建築的陽台多會降板,與室內的高程差個十公分左右,以避免陽台萬一積水,雨水不會立即淹入室內。如果室內室外的分界處是樑,那麼,陽台配筋多插入樑上層主筋的下方,這樣高低差才能施作。而且因為陽台寬度不大,所以一般都配單層雙向的鋼筋。

          好了,問題就這樣產生了。因為是懸臂板,所以上層筋是拉力筋;又因為是單層筋所以鋼筋必須置於上層、抵抗拉力(拿鋼筋來抗壓,幾近浪費,而混凝土抗拉的效果幾乎等於沒有)。但是工地施工時,如果陽台鋼筋沒有確實墊高至應有位置,加上施工人員踩來踩去,鋼筋不跑到下層變成壓力筋才奇怪。所以啦,模板一拆,不垮下來才怪。

 

 

   

2007年9月10日 星期一

磨石子工程CH0312

    上一篇談的是洗石、斬石。覺得寫得太長了。所以磨石單獨寫一篇。

    磨石子多數用於地坪;早期也用於樓梯間的地坪、踢面、踏面及踢腳。

    磨石子的工法與斬石、洗石差不多,差別的是:

    1、磨石子必須以銅條分割成一塊一塊方形區塊。每個區塊以90公分*90公分為宜。銅條高度即是磨石高度。磨石子的銅條,一般稱為崁銅條,不像洗石、磨石的木條,工程最後必須挖除然後以水泥砂漿勾縫。

    2、一般多以一條銅條區隔方塊,但是我曾經做過國內一家頗負盛名的顧問公司的磨石子地坪設計,是採用兩條銅條取代一條銅條,而此二條銅條的間距約0.5公分。

    3、也有工程採用塑膠條取代銅條,價格比較便宜是一定的,功能效果的比較?不得而知。

    4、洗石或斬石的石材粒徑一般都在一分以下;斬石沒有必要用大粒徑的石材,而洗石如果粒徑太大,容易下滑,施工不易。磨石的石材粒徑有大至3分以上的。

    5、洗石、斬石塗敷石材及水泥等的混合材料時,完全依賴工人的臂力壓密施工。磨石子則以滾輪壓密。

    6、磨石工程,一般於石材砂漿壓密後第二天,以磨石機磨地坪。因為需一邊撒水一邊磨石,所以相對的有乾式磨石。濕式磨石用於大片地坪,乾式則用於梯間、踢腳等磨石機無法施作的小平面。

    7、濕式磨石磨出來的泥漿必須清掃集中,千萬不可流入排水管道中,否則必然塞管。乾式施工因不灑水,所以施工時,煙霧灰塵濔漫、空氣污染非常嚴重。這大概也是這類工程越來越少人做的主因。乾磨是用手執的砂輪機硬磨的,所以不可能非常平整。

    磨石子地坪崁銅條的目的是因為磨石子地坪很容易龜裂,崁銅條是希望裂紋到銅條邊停止,不要再延伸下去;可是我觀察那麼多磨石地坪,這個功能似乎不大,裂紋還是穿過銅條向下一格延伸(有些會錯開幾公分)。所以,我是蠻納悶的。如有高手知道原理原則,請指導一下。

    前面說過,我做過放兩支銅條的磨石地坪,我猜他設計的目的除了防止龜裂延續以外,應有伸縮縫的作用。可惜施工完成後,那棟建築就再也沒有機會踏入,所以成果如何,莫宰羊。

    市面上有磨石子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少了磨石的手續,所以沒有泥漿水排放的問題,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但是,磨石子磚的品質我個人認為實在不怎麼樣,缺角、邊不整齊等等問題多多。

   任何磨石地坪於表面乾燥以後,須立即施打粗臘以避免任何汙染(尤其是工地工人吃檳榔吐的檳榔汁、煙屁股在地上泡到水)。而且即使粗臘施作完成,主管工程師也要時時注意並警告所有工班不可將污物吐、放於磨石地坪上;否則一受污然、色素侵入磨石內,怎麼樣也無醫。

   細臘可以等到交屋前再施作。

   這裡再說明一下磨石踢腳製作時應注意事項:

   一般磨石踢腳都先在牆上踢腳的預定高度上緣釘一條木壓條,這個壓條就不需要用梯型的,正方形的木壓條即可。木壓條釘妥後,在敷設七厘石沙漿時,必須先以稍硬的水泥漿以鏝刀填充木壓條的正下方略呈三角形,然後才將磨石材料填平;如此,木壓條拆除以後,踢腳正上方才不會都是孔隙而是光滑平整的一個面,這是做磨石踢腳的訣竅之ㄧ,走巷子內的工程師不可不知。

   另外,如果廚房門(內外門皆同)、浴室門要以磨石子作門檻(避免水內外流),一定記得要先埋設三分鋼筋(至少三點),中間以鐵絲(或三分鋼筋)繫結。然後才以夾板做模版、中間填塞磨石材料,如此,這塊門檻就不會被踢斷或整塊脫落移位,小小常識,提供參考。

   現代這一類的門檻多以大理石取代磨石子,道理相同,施工工程師ㄧ定要要求石材工人在石材背面鑽孔並以鐵件固定於地面,施工時這只是是舉手之勞,可是消費者住進去以後,如果發生門檻脫落的事情,真的不知如何解決、修復!!

(980417修正)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洗石子、斬石子。CH0313

 

這個"斬石"就很美麗了。現場的情況我忘了,不過照片看起來應是"面斬"。這是一家建築師事務所的門面,理應不會太差。

這就是我說的:不知算是斬石還是用掃把掃兩下的結果;慘不忍睹。台北榮星花園的花臺(圍牆)。

******************

    在所有的外飾材料中,磁磚我獨鍾二丁掛,因為我喜歡它像清水磚,貼法變幻無窮。

    另外,外牆飾材,我也非常喜歡斬石子與洗石子。磨石子因為工法接近,所以先放在一起,如果越寫越長,再說。

    做設計的人一定對"質感"有深沉的感受。金屬的冷;木材的溫暖、人性;石材涼涼的卻又有些溫暖.....。我喜歡洗石子的粗糙、均勻、平整,有牛仔褲的那種感覺。斬石子就有麻紗的感覺、粗粗的,但是比較斯文。

    以前聽郭茂林大師談帷幕牆,他認為建築物用帷幕牆就像女人穿著半透明的睡衣一般,輕飄飄的,沒有量感。

    洗石子是一個很老很老的工法了。許多老舊的建築外牆多是洗石子。後來,也有一些建築正立面貼磁磚,側面洗石子。可見早期洗石子不是一個價格昂貴的工法。

    如果注意一下現在看得到的洗石子,可以發現早期多數洗石子都做得非常漂亮,少有裂紋、凹凸不平者;近代的洗石用得比較少,有些品質真的大不如前。

    洗石子有用在大面牆的,也有用於收邊的;斬石子應用的面積就小得多了,多用在窗檯、冷氣台、收邊等等。應該是斬石子的專業工人工資較高的緣故吧!!

    無論是洗石子、斬石子,1:3水泥砂漿打底以後,多會放樣將牆面分割。分割的目的:

    1、造型:洗石子比較常見,在方形分割中加個菱形的圖案之類的。

    2、邊界:這在用於收邊時,必須將洗石、磨石範圍與其他材料分隔。

    3、工作度:理論上來說,洗石子是需分區施作的;所以將施工面分割,剛好可以一塊一塊跳著、分開來施工。老實說,一面牆、一大片連在一起的洗石子,我真的不曉得他們是如何施工的。

    放樣分割完成後,就是釘木壓條。這種木壓條建材行有得買。斷面成兩邊斜的梯型;施工時,將寬的一面朝上、窄的一面朝下(這樣子,以後要拆壓條時,就比較容易拆除)釘在放樣線上。

   關於洗石子的石子材料,多得不可勝數。一般常見的是七厘石,七厘是尺寸大小。一般分七厘總或七厘清兩種;清的意思就是清一色是七厘石;總的意思就是級配--七厘最大以外,混有一些較小的石子。七厘石也就是寒水石。

    將寒水石與水泥及石粉拌合後,粉刷於牆面釘好壓條的格子內,順序是:1、3、5...然後回頭洗1;3;5....然後再回頭粉刷2、4、6......以此類推。

    洗石子有個最麻煩的工作就是洗石子流下來、夾有泥漿的汙水必須謹慎處理。如果任意讓他流入排水管中,保證塞管,而且等到發覺時,根本無醫、只有拆管換管一途;如果是埋在樑柱中的排水管,那真的會打到結構樑柱都失去結構作用。這一點在洗石前,主辦工程師必須詳細計劃洗石污水的排放路徑,絕對不可讓其流入排水管中,尤其是有橫向(水平)的排水暗管,切記切記!!

    斬石子的工法與洗石子差不多,只是到了最後沒有"洗"這個動作,改為"斬"。

    早期,斬石子是以手工斬石。專業工人手持一隻類似斧頭的工具,一條線一條線慢慢的斬。現代科學進步,改持電動斬石機,答答答答的斬石。

    說到斬石,就必須提到土木工程的斬石---例如路沿石,好像是拿竹掃把或是鋼刷在上面揮兩下,說是斬石?實在是欺負人。我記得以前有人告訴我:它有一個專有名詞,不記得了。反正,粗陋莫甚於此!!是我就建議那兩下也不必揮了,保持七厘石粉刷後的模樣,說不定還好看一點。

   斬石子的品質分為1、線斬。2、面斬。所謂的線斬就是斬得不夠徹底,完成面還可以看見一條線一條線、線與線之間還有粉刷面沒有斬到;面斬就是整個面都已徹底斬除,所以斬石面上,沒有任何粉刷面留在上面。這一點在施工說明書上必須要詳加說明,否則許多斬石面真的只是意思意思斬幾下,真的看了令人生氣。如果是真正的專業斬石工,你跟他說是面斬,他一定聽得懂。

   寫到這裡。磨石子工程放到下篇了。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漫談磁磚工程(下)--勾縫及磁磚型號CH0016

     前面留下兩個屁股沒擦乾淨,留到這裡來討論說明一下。

     *.1、小口磁磚為什麼容易剝落?

              所有的磁磚,無論是牆磚、地磚都必須留勾縫。勾縫最大的用處就是磁磚熱漲冷縮時,有緩衝的作用。我認為: 馬賽克因為已貼於貼紙上,勾縫已留妥,所以沒有問題;大一點的,如方塊磚或二丁掛已夠大塊,所以施工工人放樣一定會將勾縫寬度算進去;只有小口磚,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又是一塊一塊貼,所以工人偷懶,一塊挨著一塊貼,自然沒有勾縫,一有熱漲冷縮,磁磚互相一擠,不剝落才怪。

            民國七十幾年,全磁化磁磚(地坪用)剛上市不多久,時時也聽到人家說地坪爆起來了。後來得到一致的結論就是:沒有留勾縫。

           勾縫的方式,一般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抹縫",方法是將水泥石粉拌合略呈糊狀的水泥砂漿塗佈在貼好的瓷磚面上,將勾縫填滿並將磁磚表面上的砂漿儘可能刮除,等砂漿略乾時,再以濕布將磁磚面上的砂漿擦拭乾淨即可。

           另外一種勾縫通常只見於二丁掛磁磚的勾縫。是將水泥砂漿拌合,水分較少,然後以專用工具(有點像平口的雕刻刀,比較長一些)將砂漿用力壓擠、填入勾縫中;一般常見的是完成面較磁磚面凹下約0.3-0.5公分,成ㄩ字型;也有以v形工具將砂漿壓實,完成面成v字型。

            無論是抹縫"填縫"(或稱"崁縫")多以水泥本色為之,也有用白水泥勾縫者,少數加入黑煙做成黑色砂漿來填縫。

            抹縫後,有問題的案例佈曾聽說;但是填縫就必須要找專業師傅來施工,如果填的不夠緊密、不夠確實,很可能成為牆面滲水的主因,不可不慎。

        *.2、磁磚工程的標準化?

            2.1.就建設公司來說:一則管理方便:每個建設公司的建材選擇均應於前一年的年度會議中決定,依照年度計畫確定下依年度的營業額時,則可依各工程的數量、金額、規模等確定主要建材型號,如此,無論是採購發包、預算編訂、施工管理等,都比較容易。當然,這是決策者的工作,小工程師是想管也管不著,不過至少要有這個概念,以後發展預算系統、編碼系統、計算手冊、施工規範等舊有一定的範圍,不會"抓沒一支貓仔毛"。

             2.2.社會責任:民國七十幾年日本東京市政府大樓新建工程發包給由三家營造廠合作(JV)的團隊,三家營造廠得標後,分三區施工、各做各的。結果在接合處一絲不差,無論是門窗、磁磚、擠型,日本人甚至說:連螺絲釘都可以相互配合。這是日本營建業誇稱他們"標準化"的執行程度所舉的一個例子。

             國內呢?磁磚的各種尺寸多如牛毛,即使是相似的20*20磁磚,各公司的產品也會差個半公分、尺寸就是不一樣;所以更不要談式樣、顏色了。

             因此,國內的營建業者有義務讓下游的材料廠商逐漸走上標準化這一條路。

                        

           

公告

謹向大家報告一項消息: 各位網友,家父(部落格作者) 已於2011年3月4日早上11:35因病突發性腦部出血逝世離開。 我父親近年來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前年年底2009因身體不適就醫檢驗,經檢驗為自體免疫疾病引發血小板低下,經過住院及藥物治療後病情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