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2、反循環樁是連續壁嗎
3、在台中阿 是卵樂層地質 擋土大置是人工的檔土柱那相關位置也是放樣人員要施作標示的嗎 (一班如何施工標示 呢)
4、開挖前的剛骨支撐中間樁位置是放樣人員要施作的嗎 ( 如何做標)?
5、那檔土柱工法 過程中要鋪面作業嗎 (台中工地開挖前好像沒再做鋪面的 是嗎) 如果沒鋪面那中間樁如何打入呢?
******************
2.2.反循環基樁是"樁"(圓形的/類似圓柱的基礎用"樁")。
反循環基樁是"基礎樁"的一個類型。就如同:水泥樁、木樁、綱樁、混合樁等等提供為"基礎之用"。不過,反循環基樁是"現場澆鑄的樁",不像"水泥樁"、木樁、鋼樁等在工廠製作完成後、運到現場以機械釘入設計位置。
2.2.1.現場澆鑄的樁有:預壘樁、衝擊樁、全套管的水泥樁、半套管的水泥樁等等(有些樁我沒見過,是書本上寫的)。台灣地區房屋建築常用的基樁以"反循環基樁"為主。
2.2.2.反循環基樁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反循環基樁"的循環水的循環方式與一般基樁的循環方式相反,所以稱為"反循環"基樁。(工程師自己去查。)
2.2.3.反循環基樁是圓形的鋼筋混凝土基樁,直徑(我知道的)大概從90公分到200公分左右。這一點,我有一些意見:國內的結構技師大概是為了"節約成本",所以一個工地/一個工程的樁徑可能有很多種,施工時,套管、鑽頭換來換去,挺麻煩的。不知道有沒有人有空去"價值"一下!?
2.2.4.大部分的反循環基樁都深入"卵礫石層"以支撐建築物的重量。以前(20年前),做反循環基樁遇到要"入岩"50公分,就看到"鑽機"在那裡"格呀格"的(慢慢的鑽磨),有時搞了大半天,還入岩不到30公分,也無可奈何(有時將鑽頭升起來,看到鑽頭上的特殊鋼片都已磨"萎"掉了,只有將之敲除、安焊上新的鋼片。)
據說現在的鑽頭已經改進(部分採用夾/吸取式),入岩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這樣比較好,可以避免/減少"璧體坍方"及"污泥沉澱"的機會、問題。
2.2.5.事實上,"連續壁"與"反循環"的施工步驟中,真的有雷同之處。二者都有"循環水"、"沉澱池"、"穩定液";連續壁有"導溝"、反循環有"套/導管";二者都以"特密管"澆築混凝土",都有"鋼筋籠";都以"超音波"檢視"璧體";都必須避免斷樁,都有"劣質混凝土"要打除。
2.2.6.詳細,還是請讀書。
****************
3、在台中阿 是卵樂層地質 擋土大置是人工的檔土柱那相關位置也是放樣人員要施作標示的嗎 (一班如何施工標示 呢)
我知道台中地區用人工挖掘"檔土柱",當然也是要由營造廠的放樣工程師確定位置。我想標示不是問題吧!?因為是卵礫石層,所以將所有位置"寄"在牆上或是"龍門板"上,有什麼困難呢?
假設工程師給了X軸、Y軸的基準線,而挖掘的工人無法"交叉"找到基準點,那就有勞工程師,每一支擋土柱都去幫忙指定一下位置、大小尺寸吧!!
****************
4、開挖前的剛骨支撐中間樁位置是放樣人員要施作的嗎 ( 如何做標)?
這個放樣的工作就如同"預壘樁"放樣,什麼公司負責安全支撐,就由什麼公司負責放樣。
***************
5、那檔土柱工法 過程中要鋪面作業嗎 (台中工地開挖前好像沒再做鋪面的 是嗎) 如果沒鋪面那中間樁如何打入呢?
5.1.為什麼要"鋪面"呢?
5.1.1.保持施工場所整齊、清潔。
5.1.2.車輛、人員施工臨時通道。
5.1.3.可在鋪面上放樣、施工。
5.1.4...........
我是贊成工地整整齊齊的、"腳路"又好、工作起來,心情愉快。
但是,你可知道:所謂的PC就是「準備廢棄/丟棄的混凝土」。除了上述功能以外,不是"必需品"。所以,一般工地多是能省則省吧!!(也是一筆費用呢!!)
有鋪面跟沒鋪面與中間樁打入有什麼"絕對"的關係?我看不懂耶!!沒鋪面,中間樁就無法施工?想太多了吧。
PC我知道一般在土木場只是當作墊腳放樣用的,不過...
回覆刪除真的能省嗎!?(我感覺,有好像只是彈墨線放樣比較方便)
可是在沙地上,5CM的PC一踩就碎了也沒啥用(還不如用釘入鋼筋綁上水線直接放樣)
還記得以前我沒打PC,結果被技師罵了很久...
到底真的很重要嗎!? :-/
墨線跟水線的最大差別是:墨線在沒有被"遮蓋"、"破壞"以前,一直都可以"Check",水線就沒有這個功能了。所以,水線只有"輔助"的功能,不可能當主角。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