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函照登********
(案子基本資料 透天三樓半 面寬約6.1米 深約13米 ),地梁在PC澆置後 幾小時後才適合拆模? 68小時適合嗎?
另外預訂拆模後預定每天三次養護 (淋水) 約10天候回填 這樣可以嗎?
如以百分來說 上述兩作法 各是幾分?
*************************
(我相信你不是本科的工程師,否則問這個問題要打屁股,這些是基本常識)。
**************************
1.地樑在PC澆置後、幾小時後才適合拆模?
PC應該沒有模版,可能是"地樑混凝土"筆誤(應是RC)。所謂"PC"是指"廢棄、不用的混凝土"(我的解釋);一般結構(如基礎)與泥土接觸面,為了"放樣"、"容易施工"、"地坪平整"等原因所以先搗築一層厚度約10公分的混凝土,這層混凝土與結構、建築本體可以說毫無關係。只是為了前列原因而搗築,所以一般PC都是選用低強度混凝土(如2000psi);很少有人會在PC四周圍模板。即使因為開挖面較大,PC面較小,也不必圍模版,成本考量嘛,將PC面搗築大一些或四週順平就解決問題了,如果一定要圍模板,為了工程進度,大概第二天就拆除模板了(PC的強度只要可以放樣就行、即使龜裂也無所謂)。
如果是"地樑導築的混凝土",我猜是"側模",一般隔天就拆除了(可能距導築完成不到24小時)。68小時?根據什麼?模板拆除時間一般我們都說:24小時、3天、7天(一週)、14天(二週)拆模,68小時是3天不到、二天多,怎麼會有這個數字?
拆模的時間,法規有規定,一般多是考慮"搗築後混凝土的強度"來決定什麼時候拆模。
拆模又必須考慮是"什麼模"?側模?天花板底模?樑底模?
側模(含牆及樑)、天花板的底模、樑底模拆除時間的決定原因有:
1.法規規定。我記得是在"技術規則"的結構篇裡有詳細的規定;我手上沒有這本書,所以請自己查閱,我想規定的基本精神應不脫離下列三個因素。
2.承受混凝土的重力。混凝土初凝12小時以後,側模承受混凝土的"側壓"幾近於0,所以側模在隔天拆除應無大問題。版底模(天花板底模)因為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及上方的工作人員等"活重",所以一定要等到混凝土能夠承受自重及上方的活重以後,模版才能拆除,一般規定應是7天以後才允許拆模。樑底模就更要謹慎小心,因為所有的力(包栝版及活重等)最後都傳到樑再傳到柱),因此必須14天以後才能拆模。
3.混凝土本身已達到的強度。混凝土的強度,我記得7天可以達到設計強度的2/3,30天可以達到9成以上;也就是說,假設設計強度是3000PSI的混凝土,7天以後,搗築的混凝土強度大約可達1800PSI,一個月以後,大概可達到2800PSI,當然跟"外在因素"、"混凝土種類"、"添加物"有關,我說的是"一般的混凝土"。
4.施工性。時間越長,混凝土就越硬與模板的黏著就越強,所以模版就越難拆除。因此,側模拆除時混凝土仍是"濕的"易於拆除,如果等到30天以後,拆除模板就很費力了。
5.經濟性。在結構體施工過程中,法規規定14天報一次"勘驗",意思是"15天可以搗築一層樓",但是,如果14天才允許"拆樑底模",基本上要15天一層是無法"使用上一層的樑底模"。所以現在的一般房屋建築,模板發包多規定是"一套半"的模板,意思是說:側模、天花板底模是一套模版、而樑底模必須是二套,所以總稱:"一套半"。
************************
以上是"一般模板工法"的拆模時間的大約作法/考量。特殊的"電熱模板"、"滑動模板"等不在範圍之內。
好了,換我考你:68小時以後拆地樑側模,你給幾分?(我的意思是,以後不要用這種思考方法解決問題,因為那是"很畸形"的想法)。
************************
至於混凝土養護嗎..........如下:
混凝土的養護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事實"與"理論"經常會有一段差距。理論上,"混凝土在一般常溫下保持水份讓水泥充分水化,讓混凝土能夠達到設計強度"是"養護"的目的。
這裡面有幾個條件:
1.適當的溫度。
2.充分的水分。
在"自然的狀態"下,要具備上列兩項條件不太容易;所以,我知道"保養混凝土"做得最好的是"混凝土預鑄廠"對成品(預鑄件)的保養/養護,因為是"廠鑄",所以工廠內設立"蒸氣室"保養混凝土,利用定溫/定濕養護混凝土。
在施工現場想要做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在台灣還算不錯,氣溫維持在攝氏15-38度之間,如果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施工搗築混凝土就有很多事情要考慮了---我想工程師有機會可以研究一下大陸新建的/通往拉薩那條鐵路的混凝土是如何搗築?如何養謢的?
就我個人所知,青海許多民間工程多是趕在"春夏季"施工,澆築混凝土。
我們只談台灣地區。為了維持適當的溫度及水份,比較正確的做法是"用麻布袋覆蓋在搗築完成的混凝土面上,然後保持麻布袋充分"含水"。
我記得還有一個工法是在搗築完成後的混凝土表面上,噴一層"薄膜",讓混凝土內的水分不會揮發、可以充分水化。
另外,像混凝土的"試體"浸泡在水池中也是一個養謢的辦法,只是結構體不可能泡在水中。
是否有其他更進步的做法?我不知道。我說過我離開工程實務起碼十幾年了,一頭栽進/全心全力研討"管理"的方法理論之中,所以如此如此。多多原諒。
用充分洒水來"濕治"混凝土是"沒有辦法中的好方法",只是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有"水分",不太容易。不要一濕一乾(就像人體洗三溫暖:一冷一熱),反而讓混凝土"龜裂"得利害;就要檢討了。
***********附記****看官的回應**********
我根據蔡守智編著 營造工程之行政管理 "契約與規範"(詹氏書局80年3版) 191頁 查到下列規範--------拆除板模--地梁最少三天 粱側板 7天 柱模及牆板 10天 樓板最少14天 大樑底及平面雨台蓬 最少足21天,惟仍須經監工員同意後為之。
********補充說明************
如果照蔡守智先生寫的,可能需要二套模版,不然就是一個月做一層;那樣就會增加"成本"及工期。我一直認為:工程師必須在"成本"、"品質"、"進度"三者之中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我很尊敬蔡守智先生,因為我也認真讀過他的書,記得有一本好像是紅皮藍帶封面的書/厚約3公分,內容開始也是談"合約",從他的著作中我也學到很多東西,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我無緣認識他。)
我一直強調"合理",如果你覺得品質最重要,工期及成本無所謂,當然可以"精雕細琢",絕對不是壞事。
因為"合理"的標準也因人而異。人生就是如此,有人覺得:一件襯衫1000元"合理",有人覺得10000一件合理,也有人覺得200元一件才合理。都對,只是自己要知道:為什麼我要"定這個標準"?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嗜好"?以前我們在決定建材的品質/成本時常常會有一個問題:比方說一套普通的音響二萬元/組(概數),好一些的五萬元/組,更高級一百萬元/組,最高級的,可能四五百萬/組。音質/音效有差那麼多嗎?(成本差了幾十倍到上百倍?品質也差那麼多嗎?)不會吧!!那如何選擇呢?(在成本與品質之間)。
也許玩音響的專業人員會覺得四五百萬的音響才叫"音響",一般凡夫俗子(像我)會覺得:一百萬一套我已經非常非常滿足了,多了四五倍的價差、音效"可能"好一些些(但是我根本分別不出來/不過,我認為不會差四、五倍)。所以,我有一位朋友的音響,一個差不多像門一樣大的"喇叭箱"二百多萬....一個耶,他有四個音箱。他請我欣賞音樂,我一直說好/音效好/鈸聲清脆.....,但是,我是不可能去買哪種音響的。
雖然說:我們必須在"成本、進度、品質"之中找到合理的均衡點,根據上例,我相信工程師會了解"均衡點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點",他必然依據社會文化/公司文化/主事者喜好等等而有不同。如何拿捏?就看自己的素養了。
感謝前輩詳細指導 我職業 的確和建築沒有關聯 只因自地自建 所以才問了一些外行問題
回覆刪除68小時由來如下 我的案子在周六中午1200澆置完成 預訂週二早上0800拆模
(工地LEADER 本要在周一拆模(如前輩所言"側模") ,我謹慎一些 因為----
我根據蔡守智編著 營造工程之行政管理 "契約與規範"(詹氏書局80年3版) 191頁 查到下列規範--------拆除板模--地梁最少三天 粱側板 7天 柱模及牆板 10天 樓板最少14天 大樑底及平面雨台蓬 最少足21天,惟仍須經監工員同意後為之。
感謝前輩細心指導 (有訂閱前輩的布落格)
我想:要考慮的因素大多我都寫了,工程"太理論"是有問題的。如果照蔡守智先生寫的,可能需要二套模版,不然就是一個月做一層;那樣就會增加"成本"及工期。我一直認為:工程師必須在"成本"、"品質"、"進度"三者之中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
刪除我一直強調"合理",如果你覺得品質最重要,工期及成本無所謂,當然可以"精雕細琢",絕對不是壞事。
因為"合理"的標準也因人而異。人生就是如此,有人覺得:一件襯衫1000元"合理",有人覺得10000一件合理,也有人覺得200元一件才合理。都對,只是自己要知道:為什麼我要"定這個標準"?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嗜好"?以前我們在決定建材的品質時常常會又一個問題:比方說一套普通的音響二萬元/組(舉例),好一些的五萬元/組,更高級一百萬元/組,最高級的,可能四五百萬/組。音質/音效有差那麼多嗎?(幾十倍到上百倍?)不會吧!!那如何選擇呢?(在成本與品質之間)。
基本上,就這是為甚麼很多初出茅廬的甲方監造人員被營造廠請去喝咖啡的原因。
回覆刪除我想:你的意思是"甲方監造因喝咖啡而降低"合理"標準(?)。應該這麼說:"所謂"合理"是有"範圍"的,太高、太低都有問題。"高標"是少數,我不反對,"低標"就是"良心事業"了;如果工程師沒有"職業道德",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各行各業都一樣。"黑心食品"我們罵得要死!!"如果是"黑心建築",唉!!
刪除請問:自建房屋,若使用3500psi的混凝土,坍度要多少才適宜?
回覆刪除一般來說,坍度是為了工作性(坍度比較高,混凝土比較軟,搗築比較容易;如果坍度比較低,混凝土比較乾硬,工作性較差)與混凝土的強度無"絕對"關係--因為,坍度還是有一定的範圍,坍度不可能太高。但是,要求比較高的坍度,混凝土的價格(單價)就比較高(為維持一定的水灰比,水泥自然用得較多,水泥多,自然單價高。)這個問題可以跟預拌廠的工程師商量。看看他們一般出廠的混凝土"坍度"是多少?(我猜是12/如果沒記錯的話)加到14或16,價格差多少?不過,工人喜歡坍度高一些/不然混凝土"推"不動/震動機要用得很勤快,否則,搗築不紮實,會有孔隙/蜂巢;所以工人多會私下要求"幫浦車"偷加水/那就更慘了,會降低混凝土強度。不過,有些工人很壞,"坍度"16了,他們還是要偷加水。那就只有靠工程師盯緊一些了。
刪除我是外行人~也是因為家裡蓋房子要自己監工才爬到這篇!
回覆刪除但是看完整篇我還是不知道"合理"的拆模和養護時間為何?
地粱的板模師都說隔天就要拆了~(他說太晚很難拆~)
所謂的合理是否指的是工作的方便度?!
如果規範寫"最少"~最後還是因為工期或施工方便要妥協?這樣也很弔詭~
規範應該是以"安全"為考量的"最少"天數限制才對?
我爬了一堆文~每篇對拆模和養護的時間都不一樣!一整個一頭霧水~
還是說建築根本沒有所謂的規範可依循?就看施工單位"一般"都怎麼做就怎麼做?
襯衫破了無所謂~房子倒了是會死人! >
給雲淡風輕兄參考
除另有規定外,拆模時間規定如下:
基礎、地樑側模、柱及牆側模板:二天
樑底模板:樑距 六公尺 以下者十四天, 六公尺 以上者二十一天
樓板底模板:十四天
拆模後如上層結構有載重作業時,相應各樑均應給予回撐,至載重作業完成後方可拆模。
拆除之模板,經拔釘、除去黏著之混凝土並予以小修理後,得轉運至下一作業區域使用,但經工地認為不合格者,或修補面積達20%以上者不得再使用。
施工精度
1. 垂直容許誤差:±20MM/3M
水平容許誤差:±10MM/3M
斷面尺寸容許誤差:±25MM
2. 每層樓樓層高度誤差應小於當層樓高之百分之三,且不得大於 十公分 ;總樓層高度誤差應小於全樓高之百分之ㄧ,且不得大於 三十公分 ,如有其他規範規定,則依合約規範要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