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計劃,很簡單,作一個好的計畫就比較不容易了。
我們簡單的將計劃分成三個階段,說是三個步驟也可以。
*********
第一個階段就是:「計畫標的」的現況資料收集、分析、檢討、確認。
第二個階段就是:「計畫標的」的圖說分析、檢討、確認。
第三個階段就是:將「現況」轉變為「計畫目標」的方法、過程、成本、時間、資源等的分析、檢討、確認。
(這個題目太大了,我儘可能簡單說明一下,如果要詳細說明,我前面所寫的幾乎都在範圍之內。)
*********
第一個階段就是:「計畫標的」的現況資料收集、分析、檢討、確認。
簡單說就是:與計畫案有關/已有的資料收集、分析、檢討;確認採用的資訊。(真的很難簡單寫。因為一個工程專案在每一個階段所收集的資料都不完全相同,連舉例都很麻煩/困難。)
我一直堅持一個完整的工程專案包括:開發、設計、施工及維修管理四大階段。我們把它分成四個階段是不得不然的辦法,事實上他們是不可切割的。
**********
開發階段最主要的工作計畫就是:1.可行性評估。2.產品定位。3.客層定位。
這三項以前一定有文章談過,不再詳細重複說明。開發計畫的結論/交給下一棒:設計階段的就是"設計需求書"。
1.所謂「可行性評估」,千萬不要被這個名詞唬到了,簡單的說就是:找出「這個工程專案能做嗎?」的答案。
我想多數的決策者還是以成本/金錢的「賺、賠」做為"能不能做"的考量依據。(這是普遍的標準,很好啊!簡單明瞭。)
一些特殊的案件,例如:慈善、捐贈等工程專案,還是要作可行性評估,因為無論如何,老闆還是要知道:我要墊(賠)多少錢?
如果是一般的投資案件,簡單的說就是將"成本"與"收入"作一比較,就可獲得結論。所以,計畫的第一階段是收集、分析、研判所有與"成本"、"銷售價格"有關的"影響因素";說來簡單,真正要執行,還真的需要一些功力。
參與"可行性分析/評估"的是哪些人?
開發、設計、施工、維修管理人員。因為無論是"成本"、"售價"都與這四個階段的成果息息相關。
在"評估"的同時,主要工作內容是"產品定位"及"客層定位"。
所有的工程專案都有"產品定位"的問題。例如:最近鬧得轟轟烈烈的內湖捷運線,到底應是中運量?高運量?這就是"定位"的問題,當初怎麼定"中運量"的?一定有一些數字、條件、分析報告...,我想應該不是某一個人天縱英明自己武斷決定的吧。
建築投資工程專案,為了能有高售價、高銷售率,一定要選擇最恰當的產品,那是"錢在輸贏";捷運做得對錯?好不好?倒楣的是小老百姓,當權者(當初的決策者)一點損失也沒有。一個建設公司的投資案可開玩笑不得,嚴重一些,搞不好會影響公司的存亡。
好幾年前,我聽說新竹市有人投資興建一個大賣場,號稱全國(?)最大。當時我真的是佩服投資者的"勇氣"。去年,我問桃竹苗地區的朋友,那個案子如何了?煙消雲散。類似的,約十年前,上海浦東,泰國正大集團也投資興建了一個號稱遠東(?)最大的賣場,前幾年我問經常往來兩地的朋友,那個案子如何了?SO SO 。
"產品定位"必須考慮"大環境"、"小環境"、"法令"、"施工"、"財務".....絕對不是"做個最高級的產品",而是"做個最適當的產品"。
我常常舉例說:你到阿里山投資蓋一片豪宅(或是大賣場),賣給鬼啊!?
*********
"產品定位"與"客層定位"是一體兩面,哪一類的產品/適合哪一類的客層,要明確的訂定出來,根據"客層定位"來決定銷售方式/產品內容/建材/設備.....(人客在哪裡?)。
以前我也說過,許多建設公司為了"通殺",所以一個個案(集合住宅)是一戶十幾坪(套房)到上百坪的(豪宅)都有,結果呢?多數是某些坪數賣得還不錯,有些坪數就悽悽慘慘了。即使是這樣,我也要問:分配百分比是如何訂定的呢?總不會幾種坪數,各佔同樣的百分比吧!?那會死得更難看!!百分比怎麼來的呢?
*********
也簡單說明一下"客層定位":例如以前的農村,如果銷售案設計為分層分戶的"集合住宅",必死無疑。那裏的民風比較保守,住家要"有天有第"--所以,透天厝才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另外,我們也常說"產品區隔",什麼是產品區隔?就是與其他一般產品明顯的不同,例如:以前衣蝶百貨的銷售/佈置/貨品皆以"年輕人"為主要訴求對象,成績斐然;一般百貨老少咸宜,不見得成功。
談起來,客層、產品二項真的很難分得輕情楚楚的,只是,因為需要的資料不同,才有此分法。其實,做過分析、檢討的人都知道,計劃過程一直是"來來去去、反覆修正",到最後才會有一個比較能接受的結果。
不可能一箭中的,那就太神奇了。除非當權者早有定見,那樣,分析只是做假的了。
(續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