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然,答案很簡單,就是頭尾以"管線"連接起來就是了嘛,幹嘛搞得神秘兮兮的,好像有多了不起似的?
因為這一篇文章不是寫給機電工程師看的,而是寫給學建築的工程師看的;我想很多建築工程師,很少去思考"機電設備"(包括年輕時的我在內),後來,我當高階主管、在決策過程中,必須要決定一些"原則"時,就需要與機電技師/工程師協調討論、總不能老是以"我不懂"做藉口吧!!何況:我們討論的多是"系統",不是枝節(工法、材料等)。所以,我才整理自己一套想法,作為"機電設備"決策的基本判別知識。
專業機電工程師不必看這一篇淺顯/有關機電設備的文章,但是,以我個人的經驗,建築工程師還是讀一讀比較妥當/至少有一些概念。如果有一天,有機會參予"機電設備"的討論,就不會"鴨子聽雷"不知人家在說什麼啦!!
壹、給排水系統:
一、我們從"自來水"的"受水池"開始:(自來水廠引進至"受水池"那一段省略。)我們先裝設楊水馬達將"受水池"的水打到屋頂的"蓄水池"去。這個"幹管"(塑膠管或鑄鐵管或其他材質)一般多走"核心"(電梯間、樓梯間、各層的公共梯廳,英文稱CORE)的管道間。然後,再從"蓄水池"設置給水管到各戶(一戶一支),這個各戶的給水管的位置就看"技師"設計了,因為"數量"比較多(如果是7樓雙拼,就有14支管;12樓四拼就有48支管...以此類推),而且因為戶數分散,所以大多都會分開來、走好幾個垂直管道間,而且,這個管道間多是在各戶的"私有空間內",以後維修管理比較麻煩。
我的意思是說:假設一至七樓的給水幹管都是走一個垂直穿越私有空間的"管道間"(如在各戶的浴室旁或廚房旁),如此,只要是樓下的給水管需要維修,維修工人都必須進入上層的私有空間去查看管線/管道。因此,如果可能,這類管道還是已設置在"核心"必較理想,不得已也應設在"半公共空間"(如陽台、機房等)旁邊,如此,維修時可大幅減少工人對居家的干擾。
蓄水池經過法定"水錶"的給水管進入各戶以後,大致都兵分二路:
1、一支為冷水供應系統:將水送至廚房的洗檯、料理台,浴室的洗面盆、浴缸、馬桶、陽台的洗衣機水龍頭、陽台澆花水龍頭、可能還有...等等(這個部份,工程師必須用心取思考:什麼地方需要給水?如果是比較進步的廚房,給水系統一定要跟廚具/室內設計師充分溝通協調,否則以後打地板/打牆/埋管...我一直都認為那是"設計缺失";例如廚具島區的給水、吧檯的給水還有就是冰箱的給排水等等。)
2、另外一支則將水送至"熱水器"加溫(或預備加溫)成為"熱水"供應系統。熱水系統的供水開口位置,包括浴室、廚房、工作室等等的熱水水龍頭;加熱的方式包括:
2.1.瓦斯。
2.2.電熱。
2.3.其他。例如用重油或煤碳為燃料將鍋爐加熱的方法,一般多用於學校/團體,家庭/住宅所用不多,提提罷了。
如果住家想要有"飯店級"的一開熱水龍頭就立刻有熱水流出來/省掉放一大段冷水的痛苦,那必須加設管道、馬達,建立一套熱水循環系統、熱水管也需要特別保溫被覆(一般住宅熱水管幾乎都沒有保溫被覆),如果建設公司的主管有意思提升"居住品質"可以試著做做看。
二、中水系統:中水系統就是將"廢水"回收,經過設備消毒、過濾至水質符合規定標準、再將之用於庭園灌溉等用途的水資源再生系統。
這一套系統一般住宅比較少見,但是在"水資源"日益缺乏的時代,比較"現代"、"進步"的建築(如果有庭園噴灌系統的廠區、學校等建築),應當考慮設置,以盡社會責任。
中水系統是收集"廢水"及部分"雨水"經過一套獨立處理設備(沉澱/消毒/過濾等),然後以獨立管線將合於排放標準的水送至中水儲存水箱,再以管線將這些水連結到使用設備上(例如:馬桶水箱、噴灌系統等)。
三、污水處理系統:如果在政府已設置"污水下水道"的區域,這棟築物的污水排放系統只要直接接入政府公設於公共區域的"汙水管道"即可。否則,一般仍需要經過自設"化糞池"等處理設施,然後排放至排水溝。
1.早期,大樓的"化糞池"多設計在地下室的筏基內,因為筏基的"防水"一般都處裡得不盡完善,所以想也知道:"污水四處流";更糟的是:早期的自來水"受水槽"也是放在筏基中(現在的法令已不允許),想一想:自來水受污染的機率有多大?
(如果現在還存有這種大樓,住戶應該趕緊聯合起來設法改善,否則,新聞報導"自來水被化糞池污染"的只是事實的一小部份;想一想:萬一地下室一淹水,豈不是很好看?)。
2.現今法令逐漸周延,受水池的規定漸趨嚴格/成熟。
四、廢水系統:這個系統除了"污水"以外,其餘使用過/排放的水都屬廢水系統。例如:洗澡、清洗用具/餐具/蔬菜的水。
上面的"中水"、"廢水"、"污水",除了"雨水"必須考慮"雨水"位置及量以外,其他多是接續第一項"給水系統"而產生的系統。
古早時代,這些水管都是埋在結構體之中(包括:混凝土樓板、樑、柱、牆或磚牆中)。因為時代進步的緣故,早期(5、60年代),各戶的給水管以塑膠管(冷水)及鍍鋅鐵管(熱水)為主,後來才逐漸發展有"不銹鋼管"、"被覆不繡鋼管/內襯塑膠管的複合管"、鑄鐵管等等材料;當然,塑膠管分什麼"正牌"、"副牌"、"O管"....一堆因品質/價格不同的名稱,那我就懶得去搞清楚了。
貳、台電的供電系統。我們也從"受電室"以後談起。
叁、瓦斯系統:
肆、
(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