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夾板模。
圖二.夾板模。
*********來函照登
我一直很納悶清水混凝土的房子,模板拆除後的牆面即是完成面,沒有粉刷層等壁面飾材,那麼....
他們的門窗與牆面預留孔都是如何處理呢?...可否請您為我解惑?...
**********
這次 88 風災過後,有很多地方受到土石流波及,泥沙淤積嚴重,雖然經過國軍協助清淤,但是我認為其排水系統已受到嚴重癱瘓,很多暗管的淤泥恐怕很難清出來..(至少我想不出來有什麼好方法...)
如此情形,下次再遇到豪雨帶來的地表水,不管有沒有夾帶泥沙,恐怕都很難利用原來排水系統..進而形成「淹水→淤塞→淹水→淤塞...」惡性循環..
想請教大師...您認為暗管裡面的淤泥該如何清理?...還有許多電管的涵洞、維修井之類的必定也充塞淤泥,該怎麼清理呢?...派人下去一鏟一鏟的挖嗎?
**********濟公如是說********
我只是"唸建築"的,一輩子兢兢業業於"房屋建築工程"不敢稍有逾越。而且,一畢業/退伍,我在建築師事務所待了8年、營造廠大概也待了8年(二者中間有四年當建設公司的業主監工),後來的時間就是"甲方"--在建設公司當高幹。所以,我的"經歷"、"實務"並沒有那麼"完整"--什麼都知道。
我只能說我知道的。
想一想,清水模板我是在民國74年左右碰過,是一間一樓廠房(樓高約6、7公尺;面積有幾百坪吧);那時我已經是小主管,偶而到工地去看看。當然我也花了一些時間跟模板/混凝土承商/技術工人討論工法,我只是不知現在清水模是否有更進步的施工法(一定有,只是我沒有去注意/研究)。
在建設公司的那一段日子,我將多數的時間放在"營建管理"工作上(因為我在營造廠期間,對許多工程界/工地施工等的怪現象一直耿耿於懷;後來有幸接觸到"生產力中心"的一些高手/前輩,解去我不少疑惑,所以我全力研討"營建管理":包括設計管理、施工管理、銷售管理、維修管理等;主要做的是:成本控制、進度控制及品質控制),也就離施工實務越來越遠;而且,我覺得:我沒有那麼多時間"面面俱到"、必須要有"取捨";所以,對"施工實務"就自然而然的越來越陌生/越來越不注意了。
去年十一、二月,我去參觀一個工地,碰到一位很久不見/很了不起的模板承商(我們認識很久了),他的工法/技術/精確度/工作態度我認為都是一流的(價格當然不低)。他一直拉著我說他現在有一個工地(對不起,沒有很注意聽是什麼名字/在什麼地方)全部用清水模,要我去參觀。
人如飄萍,怎麼可能隨心所欲呢?所以,到現在,我也沒有再跟他連絡。
*********
今年五、六月,聽說台中市有一些工程也是"清水模",我還跟營造廠約"哪一天去參觀參觀",至今...也是說說罷了。奈何。
*********
我要跟年輕工程師說明的是:很慚愧,有些施工上很實務的問題我真的不太敢答覆(至少要有一半的把握,我才敢造次,比較不會"挫勒但"。)
*********
看官的問題,我挑"軟的先吃"。明管?涵管?
一般排水溝的設計要以該地區的"平均雨量"來計算"排水溝"的大小、截面積,但是,因為台灣地區有很特殊的"颱風",颱風帶來的暴雨量非常驚人。如果我們都以"颱風"的雨量設計"排水溝",那麼,大概很多排水溝都是"又大又深",平常根本沒幾滴水,可是颱風一來可能還是容量不夠"來不及宣洩"。
怎麼辦呢?所以,一般多是設計"明溝",平常排水沒事/好得很,萬一颱風來了/雨量太大,排水溝的雨水就滿出來而已。雨停了,自然又慢慢排掉。所以,有時會"淹水",似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沒啥好罵的。
那排水溝為什麼不設計/做得"夠大"呢?再大的颱風來也沒有問題呢?
這就牽涉到"成本"及"效益"的問題。可能花一大筆錢(幾十倍),結果可能"需要這麼大/用得到的時間"只有5%不到,其餘時間等於"閒置、浪費"。工程師可以想一想,你會如何決定?如何設計?拿這次二千多公厘的雨水量來設計?那全國的排水溝"成本/預算"應該是天文數字。
所以,台灣地區多以"明溝"為設計的基礎。
"暗溝"、"涵管"是在不得已的位置/用途等比較特殊的考量才採用的工法。如果沒有特別的條件/理由,搞個"暗溝"、"涵管"玩玩,那是準備自討苦吃。
即使如此,設計者也要考慮平時"淤泥、沉砂"等清理、維修、保養的問題。
所以,除非被沖垮/毀損,否則問題應該沒有那麼嚴重。真的如此嚴重,開刀/挖開來清潔以後,再修復(或做新的)吧!!我看台北市沒事就"重做排水溝"、重鋪人行道,政府預算應該不是問題。何況,天災損壞,本來就應修復或重做,預算不是編了一堆嗎?預算多,很正常;有沒有用到該用的地方?莫宰羊。
**********
說到清水模(清水混凝土),我覺得有幾點"基本認知"必須要說明一下:
1.清水混凝土/模板,絕對不是"便宜"的工法。無論是"模板"、"鋼筋"、混凝土的"工"與"料"都比一般傳統作法的價格更高/更困難(約在二倍左右)。
2.需要詳細的施工計畫,才能做一棟"清水混凝土"建築。例如:模板跟模板的接頭、樑柱牆90度轉角,混凝土的色差/接縫、鋼筋的保護層....混凝土的搗築計畫....施工大樣圖....。如果沒有詳細完整的計畫,根本就不可能施作。
3.許多問題/細節,必須在設計階段就詳細討論、考慮、繪製施工圖、不能等到要施工了,才發覺無法施作。
4.我一直認為"清水混凝土"建築是"混凝土建築"設計、施工等的計畫、研發及技術等水準的"火力示範",沒有那個水準與認知,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否則只是唬唬外行人可以(很多外行人還不喜歡清水混凝土呢,老是提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例如:這樣就算做完了嗎?看到一些蜂巢,是不是一定要敲掉重做..)。
就好像"清水磚建築",談何容易!!
5.我們絕對不可以用"傳統工法"、"傳統材料"去研判/閱讀"清水混凝土建築",那必死無疑。
我個人是堅決反對"夾板模就是清水模"的觀念,台灣傳統的夾板模工法、技術,了不起算是最後那一級(流)的"清水模"--如果清水模分成一級(流)、二級(流)....十級(流),傳統的夾板清水模能擠入第十級(吊車尾)已經可以偷笑了。
有些夾板模做得能看嗎?除了材料是"夾板"以外,無一合格。我說是"夾板",因為再爛的夾板還是夾板。參考照片一及二。
而且,清水混凝土的模板,不一定是"夾板",鋼模也是很好的工法,只是價格更高罷了。
**********
回到主題。
清水混凝土的建築,門窗如何安裝?有這個問題,我想主要是一般工程師思想受"傳統門窗施工工法"的束縛,其次,也受市面一般見到的"鋁門窗"材料的束縛。其實,鋁門窗有很多做法,也有很多"比較好"的工法/材料,只是價錢可能比較貴一些,放樣要求比較精確一點,施工水準要求比較高一些,工程師必須比較用心一點....;但是,一般業主以"牟利"為目標、能省則省(不偷已經不錯了),還想怎樣?
首先,我想知道:清水混凝土是內外二側都是清水?還是只有"外側"?因為內側的用途不一定適用"清水混凝土牆面"。
其次,設計者對牆面的"分割"及"栓孔"有沒有什麼意見?想法?
**********
我想,工程師ㄧ定同意:清水混凝土外牆上的門窗開口一定要很精確,不可以有太大的誤差(容許範圍內)。
如果內側牆面需要以其他材料裝修,組立門窗救不是問題了。
如果二側都是清水混凝土,我知道的方法有二:(老掉牙的方法。如有工程師知道新的工法,請告知/造福工程界!!)
1.以"門窗及窗框"為一個"預鑄組件"在工廠生產後安裝在牆面上。
2.有一種進口鋁窗,分為"外框"及"窗戶"二部份,施工時預埋"外框",最後才將窗戶鎖在外框上。
這個工法在室內門也應用得很普遍,我想工程師都知道,傳統的工法直接將門框立在牆上,等到最後才安裝門扇。可是在這段期間,泥作、砌磚、磁磚....所有的內裝工程運搬砂石、水泥、木頭、器材等等都有可能將木門框撞得傷痕累累,很難修補。
窗戶也有這個問題。所以如果只裝外框,等到最後沒有人員器材會不小心破壞窗框了才來正式安裝鋁窗,不是挺好的嗎?否則,永遠不知道誰破壞的(知道又如何?)即使我們要求丁保護板(設施),也多是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阿國的資訊*****
最近接處到了一點清水混凝土的工程,基本上標準的清水混凝土模版大約是一般價錢的10倍(最便宜的是3500平方公尺/元)!因為模版的釘製是依室內裝潢的工法和細緻度製作!很慢很慢,尤其是牆面不是平整的狀態!
****************
非常非常感謝您提供的資訊。我的資訊(二倍單價)沒有說明的很清楚,所以可能因此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我的條件是:一般清水混凝土,有一定的規模;使用普通夾板/重覆約3-4次。而且"沒沒角角"並沒有很"刻意"的要求。
據說"北縣/八里"有個清水混凝土的案子就不是很單純。
不過據說:大溪也有個案子,價格就不是很好。
所以,我想還是要"分級",看圖說以後,才知輸贏。
哇...沒想到大師將我的問題另闢章節,看來吾將得益匪淺...真是感謝...
回覆刪除另外,這次 88 風災過後,有很多地方受到土石流波及,泥沙淤積嚴重,雖然經過國軍協助清淤,但是我認為其排水系統已受到嚴重癱瘓,很多暗管的淤泥恐怕很難清出來..(至少我想不出來有什麼好方法...)
如此情形,下次再遇到豪雨帶來的地表水,不管有沒有夾帶泥沙,恐怕都很難利用原來排水系統..進而形成「淹水→淤塞→淹水→淤塞...」惡性循環.. :-<
想請教大師...您認為暗管裡面的淤泥該如何清理?...還有許多電管的涵洞、維修井之類的必定也充塞淤泥,該怎麼清理呢?...派人下去一鏟一鏟的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