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程項目的省思(混凝土)



我一直想寫一篇與"傳統工程"有關的文章。

因為內容凌亂,又一直沒有用心去整理,所以想歸想,始終不敢下筆。

**********

我所謂的傳統工程項目,包括:泥作、砌磚、模板、鋼筋、貼磁磚等在工地現場施做(人力密集)的工程項目,也就是逐漸"瀕臨淘汰/消失的夕陽工作項目"。

當然,我相信她們不會像"恐龍"一般滅絕,但是,逐漸"稀有""進化"是必然的趨勢。

就像"紡織業",我們稱之為夕陽工業,並不是因為它會真正消失於地平線之下。

**********

1.混凝土搗築工班

記得民國60年代初期,當我初入社會時,工地工班聲勢最浩大的當數"混凝土搗築工班",我曾經為文說明、形容過;記得某次慶典聚餐,混凝土搗築工班的老闆很自豪的跟我說:吃飯的時候,有時候我的工人就要開超過100桌。

可是,不出三、五年,預拌混凝土開始席捲混凝土的供應市場,一下子,龐大的混凝土搗築工班似乎就銷聲匿跡了。

取而代之的是:預拌廠、橄欖車(輸送車)、幫浦車及管尾整平、搗築的幾位工人。

當年有幾項工程項目,現在的工程師可能看過,實際使用/施做的機會應該不多:

A.手拌混凝土。

a.1:3:6手拌混凝土。

b.1:2:4手拌混凝土。

B .機絆混凝土。

a.1:3:6機拌混凝土。

b.1:2:4機拌混凝土。

民國50年左右,混凝土仍以手工拌和為主,工人在鋼板(4呎*8呎*1.5公分厚,也就是現在工地仍可常見鋪設於柔軟地面/供車輛行駛/避免沉陷的鋼板)上拌合碎石、川砂、水泥、水。每次拌和一包水泥稱為"一盤"。由於當時一般建築以"磚造"為主,混凝土僅用於樓板、樑、柱,房屋也多為1-2層的連棟建築。

60年初,拌合機進佔混凝土市場,大數量的混凝土拌合、垂直運輸多以拌合機等機械為之,水平輸送則以獨輪車推送;小數量的混凝土則仍以手工拌和為主。此時"販厝"正蓬勃興起。房屋多為4層加強磚造建築。

60年代中期以後,預拌混凝土廠開始設立,由都市擴展至鄉村,沒幾年,機械拌合機在都市幾乎完全消失。此時的混凝土開始有精確的強度要求:2000PSI、3000PSI....。房屋亦逐漸增高為5樓、7樓、12樓、15樓。

70年代,帷幕牆/鋼骨建築開始登場,各種帷幕取代了部分傳統RC外牆。樓層高度二、三十層者以比比皆是,更有少數超高層建築的產生,混凝土使用的空間再度被壓縮。

**********

1.機械取代人工是必然的趨勢,混凝土搗築是最明顯的例子:人工拌合→機械線廠拌合→工廠機械拌合。

2.工業產品逐漸取代手工產品。

3.品質提升。以前的1:2:4混凝土、1:3:6混凝土的強度都是"量其約",品質管控有實質上的困難--包括:拌合是否均勻、粒料品質控制、水灰比等等。

4.機械取代人工以後,產量大幅提升。

5.運輸能力大增。輸送/幫浦車的運輸距離可達數百公尺。

6.建築物的規模因之擴大/增高。1、2層→4、5層→十餘層→超高建築。

7.高強度混凝土應運而生。5000psi、6000psi....等高強度的混凝土視需要能切實提供。

8.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