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會,面臨一大堆陌生的事務,問題一堆,可是工作還得持續進行。
有問題,該如何找答案呢?
學生時代,很簡單,同學、老師、書本都近在左右,找教科書、找這方面特行的同學、找教課的教授或是助教問一問,一切迎刃而解。
到了社會呢?同學各奔東西、各忙各的、有的有連絡、有的人在何方都不知道。教授更是遠在天邊,要如何聯絡都是問題。書本呢?有些問題,要查哪一本書?莫宰羊。
如果你有一群優秀的、樂於助人的同事、長官,先恭喜你,找個適當的時間請教他們就可以囉!!妥當啦。
如果你的長官或是同事給你的答案是:"不會自己找答案呀!什麼都用問的。"也不要意外,可能他也不會,所以假仙一下,小修理你一頓。也可能他會,可是沒時間,所以錯在你,沒有找到"適當的時間"發問;當然,也可能他懂,可是"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憑什麼隨隨便便就教你!?似乎以前我已經寫過。
不過這裡再炒一次冷飯: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據說很有一套的人事主管,我請教他是不是可以介紹一些人事管理的觀念及方法?他說:"開玩笑!!那是我吃飯的東西耶,怎麼可以隨便敎你!?"故事結束。
人世間啊!!什麼人都有,所以也不要喪氣。還有別人、別的地方可以問,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有要好的同學也還有連絡,可以問問他。在人生事業的旅途上,"同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相交時無任何利害關係,真實個性又比較了解,所以,如果有要好的同學互相扶持,在工作上,真的比"老婆"好!!
如果還是沒有答案,找書本!!這是年輕工程師ㄧ定要做的功課,沒事逛逛書局,不是買閒書而是看看有什麼自己需要的建築書。書買來了,一定要看完--目錄翻一翻、內容走馬看花都無所謂,一定要記得內容是什麼,遇到問題回頭來詳細查閱。當然,在國內,以前專業書籍出得不是很多,而且實務方面的書更是廖若星辰,現今不知如何?
我想在社會工作上遇到的,不會有什麼了不起、多深奧的問題。比較麻煩的是工程上施工技術的問題。例如:模板如何正確組立?如何繪製鋼筋裁剪圖?磁磚分割圖如何分割?如何洗石子?磨石子?什麼是飛模?爆模怎麼辦?如何正確的澆築混凝土?如何預防廠商偷換試體?如何.....?這些問題大概學校的教科書都找不到答案。怎麼辦?問誰呢?
當然,如果有資深工程師可以請教,可以試著請教他。我所謂的資深不是"做了很多年"或是"年紀比較大"的"年資",而是"閱歷、知能"的"資格深度"。如果問不到,怎麼辦??
給你一個良心的建議:請教專業的工人!!
我常常聽到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工程師不要問工人,那會讓工人看不起,以後不接受指揮。"我同意一部份:"不要隨便問工人"而不是"不要問工人"。
要知道,連孔子都說:"吾不如老圃!"為什麼?許多工匠的技能是依靠師徒相傳的,三年六個月(三年十個月?),一步一步磨出來的。你到哪裡去找,幾乎都找不到文字記載。想要知道非常基本的技能,當然只有問工人,不然還有誰能敎你?而且許多技能是無法"言傳"的,必須親自動手才能領悟。就好像我們常聽的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你形容一杯水的溫度,保證講三天三夜,別人也是無法心領神會;可是只要喝一口,立刻知道。
除非你想成為某些工程的"達人",否則許多無法體會的/你用不到的,就只有放棄一途。再說一遍:學海無涯,什麼都想專精是不可能的事!!不只是說所有的工程項目要專精不可能,即使只是一個工程項目,真正要專精都很不容易,會花掉你許多許多時間。但是,如果取捨後,覺得划得來,我支持你!!
作學問(其實,人生許多問題都一樣),一定要"懂得取捨",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我常常用得到的?取自己需要的,才不會入寶山、空手回!!如果像前面說的,我就專精一、二項,也不壞,只是希望不是太冷門的項目。例如專精混凝土,從川砂的種類、顆粒形狀、卵石產地、混凝土與飛灰(任何添加物)的關係,到壓送過程的變化、試體與實物的關連性、壓力試驗、剪力試驗、高強度混凝土、計算公式......無一不精通,那真是非常非常了不起。但是,如果是冷門的一些工法/建材(例如:混合樁、黏著劑等),似乎就應該考慮考慮囉(絕不反對)。
請教專業工人,必須先觀察,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問。找一些實際動手在做的工頭/領班來問是正確的。因為一般來說,工頭/領班都是技能比較高超的師父,工人做得不好或是做得有問題,他會敎導/改善工人所作所為,等於是一般工人/或是一些學徒的師父。不問他?問誰?而且它的歷練/經驗較多,多數不會直接給工程師難看!!
菜鳥與不懂實務之間劃一個等號是天經地義的事。哪一個人從學校出來就對實務夏夏叫!?"不懂"是正常的。"裝懂"才令人討厭!!"不博假博",會讓自己一輩子"假博"!!如果有人誠懇的問我問題,我懂的,一定盡力說明、解釋、講解。如果高談闊論、一副高手的模樣,卻又滿口胡說八道,我一定避之唯恐不及、逃得比誰都快!!除非他改變作風,否則可能一輩子都在那裡胡說八道而不自覺。
以我個人來說,傳統工程施工工法中,百分之80我是請教工人而了解得到知識的。
現代,由於工業化及後繼無人的緣故,有些傳統工法很有可能會逐漸失傳。即使不失傳也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而逐漸簡陋化。實在是無可奈何!!
所以,工程師從工人口中問出來的工法,不一定是正確的;必須多問、多看、多比較,自己也思考一下工人所說是否合理!?一昧照抄,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