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聲明一下:本篇只是我的實務經驗,絕對不是"聖經""規範"。當然,當年我也找了許多學者專家研討過,不過,如果,後來者有更好的方法,更符合理論的辦法,請自行修正/更改,不要客氣;如有前輩願意跳出來指點迷津,更是建築人之福,無任歡迎。如果能夠這樣,我們的建築工程才會一直進步、更新,這也是我寫這些文章的目的/用意,也是我衷心期盼/不怕獻醜的主要原因。
島區工法(二)
(照片五)** 大底PC完成後,島區部分先配置大底及地樑鋼筋。仔細看可以看到地樑及大底板伸出島區外的預留筋。這張照片拍攝位置應是在工區中段向面前道路方向拍攝。道路對面的五樓、七樓公寓在鏡頭上方。
(照片六)**島區部分搗築大底混凝土,照片前方的地樑、大底板預留筋清晰可見。
(照片七)**島區部分地樑拆模。
(照片八)**島區部分組水箱頂版。鏡頭左前方有一些類似柱筋的短鋼筋,是依據支撐需要施作的臨時性柱頭,在後面的照片中,可見詳細。
**(這些工作都是在開工以前必須先確定的工作項目)。
確定島區與擋土樁的最小距離以後,就可以拿結構圖來確定"島區"的範圍了。
我們是將界線切在地樑邊。(如照片)如果以結構來說,樑、版各有適當的斷點,但是考慮施工方便,所以一律斷在地樑邊。因為地形不規則,地下室形狀也不規則,所以各位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島區的形狀也是凹凹凸凸的不規則形狀。
確定'島區範圍以後,就要確定支撐的位置。由於島區形狀不整齊,所以有些地方島區邊緣與擋土樁距離很近,有些地方則距離較遠;距離較遠的地方如果架設的型鋼太長,則需要釘設中間樁。同理,如果島區沒有支撐點,就要加設支撐點。
*************
寫到這裡,不由令我想起許多人(包括工程師及高階主管)反對制定/書寫"施工計畫"。我不知道如果這些工程師(主管)要做這個案子,會怎麼做?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禱不要碰到這類案子!!
*************
實際執行過程中,釘鋼軌樁、預壘樁施工、製作壓樑,放樣釘中間樁,都沒有什麼特別事項。
等到地下室大底的PC完成以後,開始施作島區的大底板、地樑、水箱蓋,這些都與一般施工法相同,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提的。有一點可以說一下,就是土堤與大底下的PC交界處,必須設置簡易排水溝,將雨水、地面水及地下水集中至集水井,再不定時用馬達抽除排放。
(續島區工法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