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樣基準線的層級與實務應用

*****

問:泥作入場後要對室內牆 樑 柱,進行整體放樣(拉全線),已決定打底,粉光厚度

那泥作應該重哪一點當基準放樣,才不會對模板不公平,造成補貼模板的情況!

也就是泥作放樣要如何做到公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謝謝!

***********

這個答案很簡單:所有的施工項目:包括結構(模板、鋼筋、鋼骨、搗築混凝土)、泥作(粉刷、洗石、瓷磚)、砌築(紅磚、石材),裝修(天花板、隔間).......全部都只有水平/垂直的二條基準線,就是我在"放樣工程"裡說的最根本/原始的"十字基準線"及高程基準線"。

************

這兩條基準線是施工人員進入工地釘第一根釘子的"依據,也是最後工程完工前釘最後一根釘子的依據;這是"鐵律",是不可改變/撼動的。所有工程都是依據這兩條"基準線",絶對沒有第二條(第二類)基準線可以取代。

如果一定要說有,也只是根據這兩條基準線引到別的地方的"各項工程基準線",基本上,還是根據原始的兩條基準線而來。

**************

為了區別,我門可以命名我們都熟知的、結構體的:水平基準線及高程基準線為"原始基準線"或是"根本基準線"。這就像國家的"憲法",是"根本大法"、是所有法令的"母法",任何法令都是依據"憲法"制定出來的、而且不得"違憲"(只要違憲,就是無效)。

我對法律不清楚,法令的層級關係我也搞不清楚;但是如果用"美國舊金山吊橋--懸吊系統"來說明,工程師應該比較可以接受/領會。

"根本基準線"就好像吊橋上方的那二根主要鋼索--一是水平基準線,一是高程基準線。

連接主要鋼索與"橋面"等結構的鋼索就類似"天花高程基準線"、"瓷磚基準線"....或是移轉到其他樓層的"各層基準線"....都是從"根本基準線"引出來的,這些較低層級的基準線,不可能"無依無靠"、"掛在半空中"、"無中生有"。

工程師應該也注意到,除了從那兩條"主要/根本鋼索"引下來的"次要鋼索"以外,還有其他更細的鋼索是從"次要鋼索"引出來的,....以此類推,即使是最戲的鋼索也跟"基本鋼索"脫不了關係。

如果根據"根本基準線"引出來的線有錯,要修改的是引出來的線,"根本基準線"是永遠不變的。

這樣應該很清楚、明白了吧。

*************

所以了,結構體放樣時,所有的樑柱都是從"基準線引出來的---方形框框是柱邊(外皮)、兩條線是"樑邊(或是RC墙的外皮),鋼筋不得突出框框外、模板的內側面就站在框框的線上,一切OK!

真的嗎?都沒有問題了嗎?

那今天這個"泥作基準線"的問題怎麼來的呢?

這個問題好!為什麼好?好在逼我必須好好說明一下基準線的"層級觀念"及"應用實務"。我是個懶人,有時候也會"能省則省",假設工程師都已明白、了解,所以"偷懶省略"。

***************

層級觀念已說過,可以列個表給工程師參考。(唉!!我又自找麻煩了)(這個表候補,等我用OFFICE做好再補上來)。

***************

先寫應用實務。

前面提到:模板往放樣線上一站,模板就沒問題了嗎?模板立好以後,工程師如何CHECK(複核)模板所立的位置是否正確?如果放樣線完全被模板遮掉,如何查核?所以,一般"柱的放樣線"不是閉合的四方形,而是"井"字線,也就是說,四周的放樣線都必須延伸超過"柱"的大小範圍,這樣,模板組立完成以後,根據突出來的墨線可以知道模板位置是否有"進出"、"歪斜"。這是放樣的第一個基本動作。

RC墙呢?

真正"規範"的放樣方法是增設"輔助線",也就是在柱的方框線外(或是RC牆的兩條線外)再放一個方框墨線(RC墙勢再放二條平行線,距離約10-20公分,這個尺寸由工地主任統一規定),這樣,無論模板怎麼立,工人怎麼搞,都可以用"輔助線"來CHCEK模板組立是否正確。而且,工程師有沒有想過:如果只是"井"字放樣線線,模板是否"挺"(垂直於水平的模板面)?如何查核?如果柱的四周有"輔助線",只要立個標竿或是垂一條水線,往內一量,模板的垂直面是否不正,清清楚楚,跑都跑不掉。(布袋戲唱的:兆那裡去?)

當然,當然,我也知道"現在"的營造廠、工程師、放樣師父....一定會覺得:「阿屋這款代誌?」「甘午人按內做?」

哥哥啊!!我只是告訴你"正確"的做法,你做不做?我完全無能為力;但是千萬不要自己以為:我知道如何"正確的放樣!!"(包括現在很多放樣師傅--模板出身或是其他老的/專門放樣的師傅都不願意做這些:輔助線",我問過,多數的理由都是"放樣價格太低"。大概十幾年前,我跟幾位我熟悉的放樣師傅--專包放樣--談過,那時記得放樣的承攬價格大約是25-30元/平方公尺(坪?),如果依據"規範"將所有的放樣線(不只輔助線)全部的放樣點、線都施作,大概要65元/(?)(等於市場行情一倍的價格,我想一般公司的發包人員一定不能接受)。而且,可悲的是,多數人(老闆啦!!發包的啦,施工工程師啦)會懷疑:"有必要嗎?"

算了,不談。

*****************

寫到這裡,"泥做的基準線"出來了吧!!

如果"粉刷厚度"是2公分,"輔助線"距柱外皮(RC墙也一樣)20公分,那麼,輔助線進去18公分就是"粉刷完成面",對不對?有任何疑問嗎?

模板完成面是否正確?該不該打?會有問題/爭議嗎?(依據原來的樑柱放樣線)。

粉刷完成面也不會有問題吧!!(無論是施作或是CHECK--依據原來的樑柱放樣線或引申出來的輔助線)。

*****************

所以,結論是:它們是不是都是用同一個"原始基準線"做基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