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裁剪圖(三)樑及其他

其實,裁剪圖的柱比較複雜,後續的樑、牆、板等就單純多了。

**********

樑配筋我想.....從規範及順序說起好了。兩根柱子之間的樑算是"一根樑"(結構圖上就是一個樑編號、一個配筋圖。挑樑/懸臂樑--Cantilever 除外。)

一、一般建築物的樑多數是"連續樑"。連續樑就是"許多樑配筋(主筋)連續,只有頭尾兩端是"端樑"需要錨定。當然,總是有例外,有時,中間某根樑的主筋數量多於連續另一邊的樑(或兩邊)的配筋時,多出來的主筋到柱頭時,仍須彎曲錨定。

二、連續樑還有個條件,就是"樑心線"必須是一直線,如果偏差太大,樑配制的主筋無法"直通",必須"單獨考慮",這樣,這支樑也不能算是"連續樑"。

這種情形在"住宅"比較常見。有時,設計者為了配合隔間牆"的位置,將樑移至隔間牆上方(也就是說,假設多數的樑為於柱的中央/或偏一邊,因為配合隔間牆的緣故而將某一根樑移至柱的另一邊),就會產生這種情況。

另外一個情況是"反樑",也就是樑的位置較一般正常的樑的高度高一根樑的高度,這種樑多是為了樑下方的"淨高"而"不得不"的設計。存在位置多在"樓梯間"及"工作機房"等位置。

三、搭接:樑筋的搭接位置有規範規定可以搭接的"區域",大致上,接近柱頭的位置不是適合搭接的區域(這個規範,應該很容易找到,教科書上也應該有說明原因)。

*****題外話*****

寫到這裡,心中一直有一句話不吐不快:許多工程師認為"學校所敎與實務沒有關係",如果在學校的"結構"修得不好,鋼筋"配置"、"裁剪圖"就會畫得很辛苦。

千萬不要跟我說,許多鋼筋師父不懂結構,還不是"照樣檢鋼筋",我想:他們一是按圖撿料、一是"硬記"規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做不是不好,只是很辛苦/不得已;萬一結構略有變化,我想就無法應對了。

***************

四、鋼筋檢料,一定要知道三個有關長度/重量的數字:一是鋼筋"進場的長度"(也就是鋼筋廠運到工地或加工場的鋼筋長度);二是加工完成的鋼筋如果需要以車輛(吊卡車或其他)轉運,車輛的合法載運長度;三是"工人工作/運搬的負荷重量。依據進場鋼筋的長度,我們才能決定"如何裁剪鋼筋",了解"工人辦運時的荷重"我們才不會老是將鋼筋裁剪得太長,工人在樓板上的"小搬運"十分困難。

以前的鋼筋多是用"板車"載到鋼筋加工的地方(鋼筋加工場),如果工地"腳路"不錯,可以設在工地裡;如果工地面積狹隘,就必須在工地附近租一塊空地來加工,或是找一家有"鋼筋加工場"的材料商,利(租)用他的場地加工;當然,現在有鋼筋材料商"兼辦加工",鋼筋到工地已是"加工完成的成品",那就更簡單了。

不過,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方式,都要考慮"小搬運"的車輛、機具、人力。

 

 

(待續)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