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一家電子公司新建/增建工程的開標、議價作業。
他們的作業方式是我第一次碰到的(老實說,以前怎麼可能去參加別人的開標作業?忙自己的都來不及,哪有閑情去管別人的事!?)不過,今天,提/寫出來,讓工程師知道:這也是一種"決標的作業方式"。至少不會像我今天在第一場討論會中,如同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其實,他們的方法也滿不錯的。電子公司的營建主辦工程師將經過篩選出來的最後三家營造廠的標單及建築師的標單合併成一份比較表,然後將差異比較大的工程項目圈出作記號,所以價格異常的工作項目,一目了然。
然後,參加會議的總經理、協理、主班工程師、建築師等,針對營造廠(一次一家)的投標文件(包括施工計畫中的進度、品質及標單的單價)提出疑問,要求解答。
最後,希望營造廠回去重新檢討、約定時間、重提標單。
據說,等到營造廠更正標價以後,最後由總經理直接與廠商議決。
**********************************
這個方法有許多優缺點,也有一些問題:
一、這次,依據這個方法,發現一些價格異常的工作項目產生的原因,例如:填錯一格(也就是漏掉[或增加]一格;有點不可思議),還有就是規範看錯(不是防火門看成防火門;或是防火門當作一般的普通門)。當然,也有許多是原因不明的(與會的營造廠高官,怎麼可能知道每個項目的單價是怎麼來的?)。
二、大部分只談單價比較高的工作項目,比較低的棄而不談。這點失之公允,不過業主當然只希望再砍一刀,價格低的部份當然避而不談。明明已是最低標(價格最低),他還是希望價格高的部份要重新檢討。理論上來說,總價已經最低了,那麼,如果有項目明顯高估,那,相對的,一定有項目低估。
三、比較起來,建築師的預算算是比較正確。我個人是以為因為事務所對圖說都已經很清楚,所以規範錯誤發生的可能幾近於零。但是投標的營造廠只有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又要讀圖、看規範、算數量;又要訪價,又要寫計畫做進度表,談何容易!!
四、另外,我也發現一個怪現象,營造廠對建築師的"指定廠牌"似乎不太甩,雖然"投標須知"已說明更改標單(或自己增加條件)的話,該標單要作廢。可是投標的營造廠居然照改不誤。我就很納悶:難道這些營造廠都沒有標過公共工程?(事實上都標過),讓我覺得這些營造廠不僅毫無法治精神,甚至有挑軟柿子吃的味道。
為了預防這些事情發生,在領標後、投標前,已經安排及召開"標前會議"解答營造廠提出的所有疑問(包括指定廠牌、規範、數量、工法等);那時有問題不提,等到投標時,在投標單或是施工計畫中亂改、亂填,真是莫名奇妙!!
最近搞這個案子(還沒結束呢),所以文章寫得荒腔走板,原諒些個。
暫時寫到這裡,後續再說。
這種模是我也參加過 ,(華x,明x,宏x)一些電子廠,我個人是主辦也覺得不太公平,只要是有建築師事務所參加的一般都??????
回覆刪除在台灣發包還好要是在海外建廠那就不的了,大家可發財了。
是建築師主張的?我們這個案子是他們公司的慣例,本來總經理還說要一項一項檢討的。我問他們協理,他說他們買所有材料都是一項一項殺價的。
刪除為什麼在國外就發財了?這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