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兄的問題********
前輩請問甚麼是浮動地板?才疏學淺第一次看到圖不知所以然,煩請示教 如附圖
*************
老實說,我是第一次聽到"浮動地板",所以,我想看看"附圖",從附圖中找答案(因為問題中有附圖,但是不知何故沒有收到)。所以,我的回答是:
「什麼是浮動地板?附圖在哪裡?」
*****11/30,MODO兄回答了這個問題*********
"浮動地板"一般是使用於機電設備下方的鋼筋水泥板,特別是噪音及震動大的設備.例如:發電機.空調主機...等。
構造上來說.大概就是在標準的樓板上配置橡膠隔震塊,間距依據設備重量...等去計算設計。
隔震塊上再鋪設夾板.上面再配筋與澆置混凝土,
也就是所謂"浮動地板" ~樓版上的隔震版.
******************
謝謝MODO兄。希望是WATER兄要的答案。
雖然答案是如此,我還是沒見過。
我以前到美國參觀幾家"大型醫院"的設計及設備,(醫院的空調、機電、醫療設備等等,大概是我知道的建築中算是很複雜的了。由醫院有"設備層"---整層建築全部是機具設備,及醫院的機電設備的預算與"建築工程"之比為1:1《不包括醫療設備---如X光、斷層掃描、超音波、放射線等等醫療設備、儀器》,可見一斑。)也沒見到"浮動地板"。
這是比較新的結構"觀念"?比較新的防震/隔音設計?
******12/01.JASS兄的回應***********
就我所知,浮動地板大多使用在比較需要「精密度」的儀器或電信通訊之類設備的空間...例如醫療、實驗室或者軍方的戰管中心一類的...其目的不是隔絕機器的噪音或震動,而是保護機器免於受到震動的干擾...
不知此認知是否有誤?借您這園地請諸方先進不吝指教...
*****濟公的疑慮********
我想,應該是"避震"設計。至於是"哪一位高手"是始作俑者,我真的很想知道。water兄可不可以將"設計圖"傳過來,讓我見識一下,原理原則是什麼?
濟兄..
回覆刪除就我所知,浮動地板大多使用在比較需要「精密度」的儀器或電信通訊之類設備的空間...例如醫療、實驗室或者軍方的戰管中心一類的...其目的不是隔絕機器的噪音或震動,而是保護機器免於受到震動的干擾...
不知此認知是否有誤?借您這園地請諸方先進不吝指教...
謝了。我也想知道"正確的答案"。
刪除http://tw.myblog.yahoo.com/jw!9lu0w9KFEQPsp5eCM35T4rrog3ZCqQ--
回覆刪除圖所在
http://tw.myblog.yahoo.com/water088doreme/
回覆刪除圖之所在
文字不是很清楚。左側(由上至下,OO表示字認不出來):OO,彈性材料(第三道),地坪黏著材料(第二道),基O材料(第一道),黏著OO材料。右側:10CM-210KG/CM2OO輕質混凝土,點焊鋼絲網,防水層,1.2CM水泥OO板,OO防震墊(20*20*5),防水層,既有RC地坪。
刪除其他:1.2CMOOOO板,矽O防水OO,24K吸音棉。
是否請將OO補列/告知?
我想"浮動樓板"應不僅對精密儀器設備隔震,大部會產生震動的設備本身的設計即含隔減震支承,而像是醫療院所或含重要設備的實驗室等~
回覆刪除以目前的建築技術,應會使用結構物的隔減震元件及阻尼器,來阻絕建築物以外來的震動~
小弟在此提供另一思考方向~
以小弟所承造的廠房工程來說,滿多有浮動樓板的設計,但其用意卻是防止因設備的震動導至廠房本體結構跟著震動~
大部份廠房都是鋼結構造建物,柔性較大,而廠房內含有大量因運轉而產生震動的設備,且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運轉~
所以其樓板是與結構分離的,不論是與柱結構,牆體均設置伸縮縫~
避免因設備震動造成建物結構震動或破壞剛性較大的RC結構而產生細微裂縫,如果是外牆則易滲水等問題~
以上另一設計用意,請參考~
謝謝,集思廣益真好,這樣越辯越明。"回應"鋪上網囉,造福所有的工程師,OK?
刪除當然OK囉!
回覆刪除震動的來源及影響的時間週期或長短,以外來的震源和建物內部本身所製造出來的不同來設計不一樣的隔減震方法~
雖大部份內部會因運轉而產生震動的設備都含有設備本身的隔減震支承,甚至有設備本體的阻尼器,但設備也有調較上的好壞,震動一定無法完全阻隔~
且大量設備一起運轉,震動更為明顯且長時~
這種震動無法使用一般建物的隔減震元件來處理,所以另尋其他設計囉~
以上是小弟淺見~
很慚愧,我對"防震"、"避震"等等毫無研究,只有一般的"常識",(高中及大一時物理課教的啦,大概只有記憶裡的一些些)。即使後來讀了一些"阻尼"、"大樓防震設計"也只是走馬看花/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而已。記得最早是讀美國一位大師(名字是?懶得查了,多數人應該都知道)在日本設計的一棟大樓採用"防震設計",後來經過地震/房子沒倒(不過有反方意見,好像是說不一定是這個設計房子才沒倒);101好像discovery也介紹了"防震設計"(好像是澳洲人設計的),我也是"知道了"就結束。反正,有專家研究/設計,還有"專利",需要時再說。台北捷運劍潭站也設有阻尼器,避免屋頂搖擺/共振/破壞。我也是"知道了"而已。
刪除有一回,我的一位高中同學、知名的"物理學大師"跟我解釋"共振",我也是認真的聽,結果卻也是"知道了",我認為:要建築物與地震產生"共振破壞"實在很複雜,設計要考慮到那裡...哇!!搞死"設計者"囉!幸好,我多數時間是在做施工,"學術"的事,實在..莫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