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什麼東西?
#∮₠
************
一、結構平面圖:結構平面圖與"設計平面圖"比較起來簡單多,圖上應該只有"結構體"----樑、柱、RC牆、樓梯、開口(含管道間、電梯、挑空等)........應該沒有其他雜物了吧。簡簡單單。
與"設計平面"不同的地方是:雖然每層的結構平面與"設計平面"相同、都是從FL上方1-1.5公尺的地方切一刀/向下看畫出來的,但是:結構圖的樑是"透視"穿過樓板畫出來的。
曾經有一位前輩告訴我說:那一刀是切在FL下方1-1.5公尺左右的地方/向上看/畫出來的結果;基本上,我是不同意的:因為下面一層的柱與這一層的柱可能不同,照他的說法,切到的柱是下面一層的柱啊;除非"柱"是透視的;如果是這樣,反正都有結構體需要"透視",只是選擇透視的是"樑"或是"柱",何不統一,就規規矩矩的從正確的一個位置來"透視"有什麼不好?
所以,我認為簡單說法就是:結構平面圖所標示的"樑"是透視(像X光)樓板畫出來的。
*********
好了,我們先讀"樑"。
大樑兩端一定接在柱上,在樓板中間/兩端搭接在大樑上的樑就是"小樑"。
樑的英文有二個字可以用" BEAM"及"GIRDER"。所以,一般以"B"及"G"代表大樑,小寫的"b'及"g"代表小樑。
通常為了識別容易,將"X"軸方向的樑以"B"、"b"代表;將"Y"軸方向的樑以"G"、"g"代表;後面的數字編碼不同表示"配筋不同"。
有一個通用的字母"F"經常放在"G"、"B"前面,那是"FOUNDATION"(基礎)的意思。所以"FG"或是"FB"就是"地樑"。
另外為了分辨"樓層","G"、"B"前面加上樓層數,也表示這是哪一層的幾號樑。如:2G3表示2樓編號"G3"的大樑。
至於後面的數字或英文字母小寫各人有個人的姿勢,就不浪費篇幅去解釋說明了。
*********
其次,為了註解、說明方便,通常設計者會將同一條線上(LINE)的"柱"、"大樑"注明是A LINE、B LINE、C LINE .....而另一軸向則編為1 LINE、 2 LINE 、 3LINE....(設計平面圖"上也注明完全相同標示),如此則在討論說明時,容易聚焦/也容易在圖上正確的位置找到我們討論/說明的標的。
*********
讀"樑"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樑與柱"的關係,意思是說:同一條"LINE"(軸線)上的樑是否都是直通樑----"樑中心線"是否都在一條直線上?有時,因為樑邊設置管道間等其他問題,樑心不可能全部對準柱心、必須移到柱邊。
理論上來說:只要依規範配筋,是否是直通樑並沒有差別,但是,實務上,如果相鄰的樑錯開的距離,超過允許範圍,配筋就不可能相同。施工/算圖就必須特別小心/注意。
***********
二、樑配筋圖:
一般在結構平面後面就是"樑配筋"的圖說。我記得樑配筋的圖的比例尺多是1/30(剛才翻圖查了一下這個工地的配筋圖,地樑用1/30,一般樓層用1/20;出我意料之外)。
樑配筋主要分成下列幾種鋼筋,(我們只寫一支樑)名稱如下:(L為樑的長度、D為樑深度)
1、上層主筋:樑上方/長度從頭到尾的主要鋼筋。
2、下層主筋:樑下方/長度從頭到尾的主要鋼筋。
3、上層加鐵:樑上方兩端/長約1/4L的補强鋼筋。
4、下層加鐵:樑下方中央/長約1/2L的補强鋼筋。
5、腰筋:樑側邊的補强鋼筋,我只在比較巨大的樑上看過,如地樑。
6、箍筋:圍束上列鋼筋的長方形(方形、圓形)鋼筋。
********名詞解釋********
下列名詞應讀教科書的解釋,這裡只是簡略的寫一下。工程師千萬不要把學校所學的/所教的丟掉,有空,一些"教科書"還是要拿出來複習。
通常,結構圖上會有"標準圖"及"一般規範",下列名詞的"規定、解釋"一定都很詳細,所以這裡也不浪費篇幅"抄"來給各位看。毫無意義。
1、錨定:2、搭接:3、束筋:4、彎勾:
5、起弓:這是早期的"工法",現已捨棄不用。以前用在"樑"的加鐵部分:上層兩端的加鐵與下層中央的加鐵以45度角鋼筋連接(如果是一支鋼筋彎成的,側面就如弓一般,台語稱"起弓")。知道就好,應是歷史故事了。
6、損耗:鋼筋的損耗爭議最多,有以無論鋼筋號數,"平均"6%計算的;一說以"鋼筋號數"算損耗的:意思是說:3號筋的損耗是3%、4號筋4%....以此類推。
我已很久"不曾"算過鋼筋了,待我下一回寫"數量計算準則"時,問清楚再補報告。
7、反樑:一般的樑都在樓板下方,但是有些地方為了"高度"等原因,將樑放在樓板上,我們稱之為"反樑"。一般反樑上面都有"牆"。
8、繫樑:如果樓層較高,導致"柱"高超過某個程度,結構會在大約柱的一半附近高度加一支"小樑",這支小樑我們稱為"繫樑"。這在工廠建築結構中比較常見。因為如果只讀一層一層的結構平面,繫樑就在"平面"與"平面"之間,容易忽略,須注意。
9、其他:(想到再說)。
***********
1、我們讀樑配筋圖時,先將"大樑"、"小樑"的斷面積一支一支查核一下;比較特殊的尺寸特別"標示"記錄起來。至於各種編號的"樑"配幾支鋼筋?暫時不要管他。
2、查核尺寸的時候,每支樑的編號/尺寸都要找到、確定位置(對照結構平面圖),不可遺漏。當然,因為結構計算的原因,可能些編號會重複,意思就是詳同編號的樑的配筋/斷面積相同。
3、如果讀到比較特殊的"樑編號",一定要小心查查看"那隻樑有什麼問題?"比方說:前面所說的"繫樑",樑編號很可能在前面加個"T"(TIE)字。在結構平面圖上,大樑與繫樑的編號並排寫在一起。
反樑...?可能要查"建築剖面"才會查知。反樑好像很容易搞錯,應該在編號前面加個字母比較恰當。
4、鋼筋的號數(直徑)。
只談簡單的。
鋼筋大家都知道分成3號(3#),4號、5號、.......到10號......後面還有沒有更大的號數?應該有,可是在建築物的配筋似乎少見。
樑配筋一般會寫4-8#等配筋說明,前面的4是鋼筋支數、後面的8(#)是鋼筋的號數;整個意思是:「這裡配4支8號鋼筋」。箍筋則標示:3#@15,意思是:「箍筋是3號鋼筋、間距是15公分。」
2009.12.09.第一次修正
大哥請問一下--
回覆刪除RC樑的一般以"B"及"G"代表大樑,
可是為何一般廠房人字大樑有相當比例是編"ST"樑?
"S"應是STEEL但"T"又是為何?。
剛剛上網,我猜是"TRUSS"(桁架)的簡寫吧!!因為是斜的,不保證正確;反正"姿勢載郎!"!沒什麼不可以。
刪除說明的好詳細~~~比老師教的還要棒!~~~
回覆刪除這是寫給"剛進社會"的工程師看的,我還怕"太深"了呢!!
刪除請問版主"周邊樑"與"樓版"有特定的英文名詞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