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墙面:牆面貼磁磚或是貼石材也有幾種不同的工法,用法與地坪不是完全相同,有些差異/所以必須另行說明:
牆面的瓷磚鋪貼都是濕式施工,只有"石材"才有"乾式"、"濕式"施工的分別,這一點比較容易區別。
1、濕式:
1.1、硬底:牆面磁磚多以1:3水泥砂漿打底後鋪貼,黏貼材料以前/古早仍以水泥砂漿為主,後來才有"黏著劑"的使用。
1.2、軟底:磁磚的軟底施工,古早以前最常見到的就是廚房、浴室牆面的"三吋六"磁磚,這種磁磚現在已經比較少見(古厝或是60年代蓋的住宅/公寓可能還存在/找得到。有點像"方塊磚"。)
花些篇幅來談三寸六磁磚的"軟底貼法"。因為這個案例可以告訴年輕工程師:到工地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實務經驗,不一定是"正確的"。
以我個人見過的的工地(包括不是我的工地,可是根據結果也知道:貼法相同)、所有磁磚師傅都是以後面所列方法貼三寸六,工程師看了/學習以後,如果以為那是"正常、合理、標準的貼法"(搞不好,現在有許多四、五、六十歲的工程師還真以為那是軟底"標準施工法";大錯特錯!如果真的執著那個做法,或是以此教導"後來者",會害死一堆年輕工程師。
這也是我一直勸"工程師"一定要將學校(敎科書)所學/敎的,拿來審核/檢討/改進工地工人施工(教你)的工法,千萬不要囫圇吞棗/芳心竊喜/照單全收。如果那樣,為什麼公司需要請"大專畢"的工程師?找幾個"學徒"就可以了。當然,很多"大專畢"的學碩士,在學校"混"得厲害、書讀得自己都搞不清楚來龍去脈、唸過考完多數又還給"書本"或"老師",所以"腦袋空空";出社會以後,就怪:學校所學無用,老實說:是你無用!!教科書有用得很!!
不要生氣!!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我還自稱是"水昆"幫幫主)。但是,出社會以後,如果想要"出人頭地",我勸工程師還是回頭有空"多讀一些"敎科書"/參考書,是不會錯的。
***************
閒話表過,話歸正題:
三吋六磁磚的軟底貼法是怎麼貼的?為什麼錯?應該怎麼貼才是"正確"?
一般磁磚工人在牆面放樣/拉水線以後,以一坨砂漿(約略是標準的月餅一般大小)放在磁磚背後、壓貼在牆面上,然後以木槌輕敲磁磚面至磁磚面與水線平齊為止。如果在貼"三寸六"磁磚牆面測試,可以發現任何二塊以上的"磁磚交接處"都是"空心"的。因為,那一坨水泥砂漿不足以"填滿"磁磚與牆面之間的空隙,拆開來看:每一塊磁磚背後的水泥砂漿形成"一個一個圓圓/獨立的水泥餅"(想來倒很像"牛肉餡餅"。)磁磚的四周及四個角落都是空心的。
標準的施工法是"滿漿",也就是"磁磚與牆面之間必須填滿水泥砂漿",不可以有空隙。我以前跟一位敎我"泥作"的大師父討論,他說,本來"軟底"的工資高於"硬底",後來大家用"一坨砂漿"黏貼以後,價格反而低於"硬底"。滿漿的貼法是將磁磚背後的砂漿做成"平頂的金字塔型"然後壓貼在牆上;因為是"軟底"貼法,所以由最下一皮往上貼砌,每塊磁磚仍應以木槌輕敲至平整/並且水泥砂漿應自相連的瓷磚縫隙中流出為止。
其他有沒有牆面磁磚貼軟底的,我不知道。
******************
1.3.其次,就是早期的牆面石材施工了。早期的石材多貼在大樓一樓正立面外牆,完全是與貼"磁磚"的觀念相同,只是比較大塊一些罷了。
『 那工法:是先把石材用五金鎖好固定,然後最上頭先留施工孔!以及預留電梯上下按鍵孔及拉線, 然後再灌入水泥砂漿。 像這樣...是不是叫作半濕式?』
上面括號內的這段,是餅乾兄的問題及答案;問題相似、答案雷同,都有必要檢討分析說明。
早期的牆面貼石材,石材的厚度度約只有1.2公分(4分),固定在牆面的方法有二:我都稱為濕式工法:
1.3.1.是極其粗糙像貼"三吋六"磁磚一般,在牆面上"巴"上兩大坨"水泥砂漿"、然後將石材"壓貼上去",在水泥砂漿未乾前,以"木契"及"鐵絲"將石材固定住。(注意:這些木契、鐵絲只是"假固定"之用--鐵絲的一端繫結釘在牆上的鋼釘上,另一端繫一塊木契卡住石材邊緣,讓石材不要倒下來而已,待砂漿結合石材以後即拆除不用。)
有機會還是可以看到這種工法失敗的案例(大理石脫落多數是這種"工法"失敗的案例):走在騎樓上或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大樓門廳、梯廳,如果看到牆面石材掉落/缺了一塊,可以觀察/發現裡面就是一大坨水泥砂漿(未滿漿)、不見任何五金、鐵絲。
1.3.2.第二種濕式工法應是前一個工法的"改良型":
A.將繫結的鐵絲直接繫結在石材上。前面說過,早期的石材厚度多在3-4分(台尺、約1.0-1.2公分),所以要在石材上引孔繫結鐵絲比較困難,所以多在四個角落穿孔(外側見不到----側邊對側邊的45度鑽孔),鐵絲就繫結在此,另一端仍固定在釘於結構牆的鋼釘上,這樣,一塊石材至少以鐵絲固定四點,如果仍覺不足,就只有在石材側面鑽孔了,明顯的,那種孔一定比較單薄而且鑽孔容易失敗。
B.將"水泥砂漿"坍度提高成為"泥漿"灌入石材與結構體中間的空隙中。因為"希望滿漿",但因縫隙狹小,不得不如此處理。
雖然也是從最下一皮開始施工,但是石材的側面、底面總是有空隙(或其他必要預留開口),所以會以"布條"填塞空隙而後灌漿(一般多是側面及底面)。
這個工法有一些事情必須留意:
A.前面說過,鐵絲的繫結點並非十分牢靠,所以不可能支撐太大的水泥砂漿側壓,所以灌漿必須分次進行。
B.因為"石材"厚度單薄,如果灌漿灌太多,石材會"大肚子",所以灌漿時必須十分注意,避免石材大肚子甚至破裂。
C.因為"鐵絲"有銹蝕的顧慮,所以後來一律要求改為以"銅絲"或"鋼絲"繫結。
以上是石材濕式施工的簡略說明,我沒聽過"半濕式"的工法。
***************
石材以"濕式"施工,除了價格便宜以外,有一些弊病,必須讓工程師了解:
所有的"天然石材"採用濕式工法最大的缺點就是:"縫隙易吐白華"。無論是用在地面、牆面、室內、室外都有這個問題,如果石材的縫隙吐白華了,答案是:無解。
有關"白華"的成因及成分,書本說得很詳盡,這裡就只簡單提一下,如果工程師有興趣深入,自己去查資料。
石材是天然材料,所以一定含有一些雜質,這些雜質如果與"水"、"水泥"等所含的一些化學物質接觸以後,產生化學變化形成其他的"化學物質"從縫隙中流出,那就是白華。"水"是產生白華的第一要件,所以,含水的濕式施工的最大困擾就是"白華"。
我記得"白華"的主要成分式"碳酸鈣"之類的物質(如果有錯,原諒些個,一、二十年前讀的書,沒把握一定正確,又懶得查資料。失禮失禮!!年輕工程師自己去查吧!)所以有人以"鹼性液體"清洗,希望"中和",也有人以"稀釋強酸"來清理白華,我認為那都是"治標",如果"水源"不斷,白華必定一直產生。尤其是在室外風雨侵襲,如何"根治"?
(我記得還有其他缺點,可是下午怎麼想就是想不起來,待我想起來再補充吧,工程師自己另找資料也不壞!!)
***********
2、乾式:
9805032254第一次修正。
我記的地板,現今外面不是有硬底跟稍底(台語)(底層大量砂混點水泥)這兩種嗎!?
回覆刪除那...老大,牆面的軟底是怎樣的施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