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上一篇就要結束的文章,因為看官(熊哥)的回應,又吹皺一池春水。
************************(熊哥的來函照登)
在現在講求分工體制的作業方式下,大部份的建設公司似乎也都能接受專業分工的作業方式,不過,人總是貪心的,在每個環節點都想扣一點利潤下來,所以自建自售的個案也相對仍在市場有一定的數量....
***********************(回覆照登)
當然,決定者是老闆,他要做,誰也不能阻止他。問題是:代價是什麼?
世間事有一件很悲哀的事實,那就是"不能重來",做下去了就做下去了,不可能重來一次、比較看看,誰對誰錯,或是比較哪一樣比較好,所以做決策的人是很辛苦的,到最後,只有"成敗論英雄"。如果是老闆,反正錢是他的,賺賠是他自己做的決定,怨不了誰。
我只是相信"專業的人,會比較利害",當然,指的是真正專業的人。
人都是貪心的,這個想省、那個想賺,問題是不要到最後,"肖貪鑽雞巃"。
***********************
昨晚,一個晚上都在想這個問題,簡單的答覆,總覺意猶未盡。所以還是"狗尾續貂"一下。
我是個愚鈍的人,要我立即答覆一個問題,實非我願,我比較喜歡思前顧後,看清問題、整理一下思緒、琢磨好答案,才下筆。不過,這個問題的即時答案似乎還好,不太離譜。
相信答覆中的許多想法,在以前的文章中,多多少少都討論過,不過,就一個問題彙整一下也不壞。(寫到這裡,讓我不由懷疑我以前寫的會不會因為沒有寫得很細/沒有舉例佐證,讓工程師覺得"有看沒有懂?""不知你在講啥?")
************************
我的答覆的重點應該有下列幾項:
一、決策是很重要的。下決策是很困難的。因為不能重來,所以"決策者"必須負擔"成敗"的責任;也就是說,決策者怎麼下決定都無所謂,"成敗"決定你的決策的"對錯"。
一個案子成功了,不管是"運氣好,有那個狗屎運"還是"決策者有遠見",一句話:"決策者英明。"
一個案子失敗了,不管是"真倒霉,遇到XXX",還是"環境惡劣,人力無法抗拒";一句話:"請下台負責。"不用解釋了。
這個道理,年輕時,我一直存疑,後來讀了幾本書、相關的理論也都如是說,後來有一句解釋的話我比較能接受:"當事者也許是真的是運氣不好,可是,換人做一定有人可以做得更好,也不必擔心沒有(找不到)人才。"尤其是"當官的"更應如此。
那企業的老闆呢?他如果不下台,我勸你換公司。我想大家都知道:台灣最近一堆"知名企業"老闆逃的逃,關的關,躲的躲;公司倒的倒、關門的關門,那些企業的員工不是一樣倒霉?失業算是小事,薪水沒得領、有些人還幫公司背了一屁股債(也要吃官司)。究其原因多是老闆"決策錯誤"、"亂投資"惹的禍。所以,不要以為老闆有錢胡搞瞎搞,與我何干?錯!無法反對,閃人總是可以的吧!!
每次看到上述那些公司的員工"上街頭抗議"--甚至扶老攜幼、痛哭流涕,我真的寄以無限的同情,可是,除此之外,又能如何?誰能幫助他們呢?
年輕時,偶而有一家大公司倒閉已是聳動的頭條新聞,如今,似乎司空見慣,大家都冷漠看待。
二、企業會做出"錯誤決策"、"投資失敗",應有二大主因:一是"貪",一是"自不量力"。
"貪",不談,此乃人之常情。"不自量力"可以討論一下。
不自量力的"力"主要包括"財力"、"物力"、"人力";三項都可以檢討。
先談"財力",我猜:很多人都認為:"老闆有的是錢,錢不是問題。"我個人親身經歷"財團"的"砸錢"是以"百億"做單位。"百億",沒錯,我沒寫錯、你沒看錯。我的意思是說,不管是哪一等級的財團的花錢,會出問題的、經常都是以超過其"財力負荷"的金額去投資才會出問題;小公司錯誤投資個幾百萬,一出問題,只有倒閉一途;中型公司,錯誤轉投資個幾億、幾十億、萬一接二連三的出問題,也只有"老闆閃人"一途;更大型的財團,當然野心更大,投資的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的案子,同樣的道理,一有問題、類似骨牌效應,不垮都難。
所以,不要以為"大公司不會倒",胡搞的話,什麼公司都可能再見。
"物力"與財力類似,又與"人力"有關。先談人力。
所有的老闆多自認"天縱英明";當然,我也見過許多"英明"的"領導",所謂"英明"是比較級,與其他公司的"領導"比較,與"部屬"比較,與"一般人"比較;可是,任何人的"聰明才智"都不可能是100分,有個70-80分已屬難得;許多"領導人"所以會成功,因為他發揮70-80分的那些"英明",有些"英明"的領導人後來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他充分展示/發揮了70-80分英明以外的不英明(20-30)缺點。
(我覺得扯得太遠了。停。就此打住。)
**************
總而言之,自己的本業先做好,有機會/有餘力,才試試新行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