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管理(1.4.)---從"設計圖說"談起

 二、建材表:

建材表的本質基本上是由政府的"法規"、"設計者"的"美學"與"業主"的"成本預算"建構而成的。

我說"基本"是因為"成本、進度、品質"三者密不可分(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不可能說"建材表"與"品質、進度"無關;但是,以比重來分:法規排第一、成本排第二、美學第三、品質居末。

A、建材表的內容,主要包括下列材料(材料規範):

1、建築工程:

1.1.結構體:

1.1.1.基樁。

1.1.2.基礎。

1.1.3.擋土設施。

1.1.4.地下室。

1.1.5.地面層。

1.2.外裝工程(外牆/外飾工程):

1.2.1.外牆。

將外牆放在"外飾/外牆"這一項是因為統一"分類"的緣故。這樣,傳統的RC外牆與"帷幕"等其他形式的外牆,就很容易統一/分類/編製"成本管控";當然,這是參考外國的分類方法(我覺得滿合理/好用),工程師如果有自己一套"完整/合邏輯/可行"的想法,自然以自己的分類方式為依歸。

1.2.2.門窗(設置於外牆上的)。

1.2.3.附屬建物(如:雨庇、遮陽板等)。

1.3.內飾(內裝):包括"隔間"及室內牆、地坪、天花板的表面飾材。

2、給排水:

3、強電:

4、弱電:

5、空調:

6、庭園景觀:

************

B、建材表訂定的依據:

1、法規

1.1.建築工程的結構體(地下室及地面層)的建材,包括:混凝土、鋼筋、鋼骨、鋼板等;政府的法規中多有明確的規定;這個部份"建築師及結構技師只能依法規計算、規定、指定建材,沒得一絲ㄧ毫討價還價的餘地。

1.2.政府規定的"建材"還包括:防火建材(防火時效)、消防設施、給排水、強弱電、通訊.....等等,所以,相關的水電技師等也須依法規規定設計、確認材料規範。

1.3.一般來說,法規規定的建材,多是與"結構安全"、"防火"、"消防"、"基本的居住品質"等有關的項目,而且,都需要取得"執照"的相關的技師簽證。

2、業主

對業主來說,"建材表"(材料規範),最重要的是表面飾材/建材"等級"的訂定,因為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價格/也就是說因為"指定建材"受"成本"的控管。

業主方面主管設計管理的工程師ㄧ定要明瞭「資源有限」的基本道理:所有工程專案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能無限上崗,因此在做"預算分配"的時候,必須謹守此一原則;如果,工程師ㄧ心求好,什麼"建材"都用"高檔貨",除非"預算充足",否則"預算"一定爆!!

「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是預算控管的基本守則。

2.1.或許工程師認為「每件事都是必須要辦的」,那麼,只好"不要全部建材都用頂級產品"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2.1.1.如果主管預算控制的工程師認為:「每件事都是必須要辦的」,"重點選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ㄧ;也就是說:比較重要的部位的建材用高級一些,相對的,比較不重要的部位就選擇一般的建材就可以了。

這個方法工程師應耳熟能詳。市場上不是有一些"建設公司"推的集合住宅案,號稱「一樓進口的門廳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媲美五星級飯店?」我個人甚至認為:有些建築廣告稱"門廳比美五星級飯店",事實上,台灣許多號稱五星級飯店的門廳也沒有那麼豪華。相對的,我相信:這些建築其他部分的建材一定是"SO  SO "啦。

舉個簡單的類似例子來說明:一位男生要結婚了,準備6萬元治裝(包括一套西裝、一件襯衫、一雙皮鞋、一條皮帶、一根領帶。)如果這位新郎倌跑去定了一套西裝4.5萬,那剩下的襯衫、皮鞋...等等會是什麼品質/等級,不用想都知道(除非追加預算,不然,搞不好拿條"草繩"暫代皮帶算了)。

2.1.2.至於什麼是「重要的部位」?這就要看公司(主事者)的經營理念/風格了。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有"成敗"的結果。

如同上例,有些老闆喜歡把錢花在"門廳"、"中庭"、"公設"--如游泳池、中庭花園、健身房....。有些老闆喜歡搞"歐風"、"和式"....建築風,我都沒啥意見,只要使用者(user)高興、滿意,就是好的。

 

 

2.2、如果不是「每件事都是必須要辦的」,其實,主事者(專案負責人)可以思考以其他的興建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2.2.1.如果可以"分批"興建,也就是將"規模"縮小。

2.2.2.如果"頭已經洗下去了",那麼,可以將"暫時"不需要的空間"陽春化",也就是說,將一些空間的"飾材"、"設備"等刪除或是以最簡單的方式處理,等到需要時,才另編預算處理。

 

 

3、設計者

 

**************

C、建材表的責任:

1、法規規定者,

2、業主確定者,

 

 

 (續1.5.)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