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層的進度表(1)

圖一。標準層進度表。


圖二。標準層進度表。

近來,偶而我會整理一箱一箱的舊資料/檔案;偶而,也會找到一些昔日的工作紀錄,挺美妙的。

這兩張A3的進度表,我想是當年我寫"進度表"一書時,請資訊室做的「標準層施工進度表」(製作日期:88/10/22)。我無意拿這二張進度表當"規範",只是提供工程師ㄧ個"觀念"、一個想法而已。

我想,天底下的"施工工程師"對結構體的施工一定很熟悉,所以,我常說:「台灣的施工工程師,結構體一條龍,裝修一條蟲。」結構體施工期間,精神奕奕,威不可當----可以10天"趕"一個樓層,可是等到裝修階段就完全失控,任由"泥作"自由發揮。

*************

問題是:施工工程師,真的很清楚"結構體施工嗎?"我想:未必。

************

我一直在想:88年?我怎麼可能在那個時候做這個進度表?我想,應該是1988年(也就是民國77年),再看一下"這個"進度表"的排程:開始日為78/01/01,應該更可以佐證這個進度表是1988年10月做的(因為民國88年我離開營造廠已近十年。不可能回營造廠要資訊人員幫我做"進度表",而且,那個時間跟我寫"進度表"這本書的時間也湊不起來。再說,88年做的進度表,怎麼可能"開始日"選用十年前的日子?)

***********

我有些擔心,20幾年前做的進度表是不是"有笑話"?但是,反正我一直秉持:1勝於0,也就是說,只要有"開始",總比"原地踏步"、"瞻前顧後"、停滯不前好很多,所以,我還是解說一下這個進度表的詳細;相信對多數工程師是多此一舉,但是,如果有少數幾位"菜鳥工程師"覺得有益,那就夠了。

***********

圖一及圖二都是"標準層進度表",只是"表現方式"不同。

圖一是"桿狀圖"。

圖二是"網圖"。

我個人比較喜歡"桿圖",簡單明瞭、扼要。缺點是"工作項目"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楚。

網圖看起來就"很專業",讀起來也要"費一番功夫",不過,如果"工作項目"之間的關係沒有弄好,網圖如果是跑電腦程式的話,就會出問題。

民國六十幾年,我開始學畫"進度表",那時沒有個人電腦、更甭提"程式"了,所以進度表都是"手繪"的。記得當年學的進度表繪製方式介於網圖與桿圖之間,也就是工作項目開始日→完成日、在時間座標上以"桿"表示,前後各個"工作項目"的關係,以線條連結。

那時也不知道有什麼/幾種"進度表",所以,繪製的進度表很像現在許多工程師繪製的"綜合進度表"----工作項目很細--細到哪一天打混凝土都標示出來。

因為是"手繪",所以經常是拿"A0"的海報紙,一張接一張貼起來,才能夠完成一個"七樓"的進度表。我記得我做過一個進度表,長度是三張A0的海報紙。

我記得那時是當"監工",利用閒暇空餘的時間畫進度表,一張進度表要耗時一、二個禮拜;更悲慘的是"萬一畫錯了",回頭來"擦掉、修正、重畫"更是欲哭無淚。

所以,後來有個人電腦/進度表程式以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電腦會改變"營建管理"的工作方式,讓"營建管理"更確實、更有效率。

*********

(續2)

留言

  1. 往日點點滴滴+一棟棟的建築或房子+一箱箱的資料+...=建築人的歲月年輪~你是我的前輩~我都在默默的看著你的文章~學習很多~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別客氣。雖然我有一些些"保存資料"的習慣,可惜,一再搬家、一再扔掉當時以為"不重要"、"沒啥價值"的資料,現在都覺心痛。不過,還好找到一些,我展示這些圖片,除了解說一番,重要的是要告訴年輕工程師:濟公說他一直很努力,"是金A!!"年輕工程師怎可"虛耗光陰"?

      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