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段說的是"工"的統計分析。
那麼,材料呢?如何填寫工料分析中所使用的材料數量呢?
材料的用量分析,依據的是"施工說明書"、"施工規範"以及工地的施工紀錄。
1、施工說明書。施工說明是施工工法的說明,因此與施工"材料"、"步驟"有絕對的關係。工料分析表中所需的"工"與"料"會因工法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模版工程中,使用清水模版或是普通模版就有不同的工料分析表。我記得有一篇是"磨石子地坪"的"工料分析表"(已經刊登,要找一下),就可以明顯顯示施工說明與"工料分析"的密切關係:磨石工程由工料分析表之施工順序包括:打底、埋設銅條、鋪水泥漿、鋪含石子的水泥拌合材料、磨石、打蠟。
有時,雖然是同一種工程項目,可是施工方法不同,會有不同的工料分析表。這一點也增加統計及編製"工料分析"的困難。
2、施工規範。施工規範表現在"工料分析表"就更顯而易見了。像是指定廠牌、指定型號/尺寸、顏色等等,都是在工料分析表中必須顯示出來的。
磨石地坪的工料分析表中,水泥使用量在說明中其註明"平均厚度為2.0公分",其實這個"規範"蠻嚴苛的,各位工程師可以想一想,你施作過的工地,地坪粉刷的平均厚度是多少?可以低於(等於)2.0公分真的是了不起!!可以說在搗築結構體的時候,樓板的混凝土高低誤差不超過1-1.5公分,我覺得很難很難做到;但是,如果是平均3.0公分,換句話說,工料分析中的水泥用量應該就是0.3包的1.5倍=0.45包。單位數量沒什麼感覺,如果是總數差就很驚人了。
我不知道一般的營造廠自己訂的規範中,要求地坪或牆面的平均粉刷厚度是多少?這也會反映在工料分析中,當然就反映在施工成本中。我一再強調"規範"及"工料分析"對營造廠的重要就是因為這兩樣東西影響"成本";講到別的(進度啦品質啦),老闆可能哼哼哈哈的,可是如果對影響成本的事務也哼哼哈哈那就算了,不然最好趕緊訂定公司自己要求的規範。當然因此工地工程師就不容易有好日子過--舉例來說,地坪要求粉刷後度是2.0公分,我看搗築混凝土、工人整地坪的時候,工程師不盯得很緊才有鬼。同樣的道理,如果牆面規定粉刷平均厚度為1.7公分(這是貼出來的工料分析表中的要求),我看監工會怎麼監督模板施工的平整度!?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成本"、"品質"並不一定是相衝突的。
另外,多數工程師都喜歡趕"結構體",說是將時間留給裝修;結果,結構體趕得亂七八糟,裝修一定是要耽誤時間,因為敲敲打打的多、縫縫補補的也多,不僅比正常施工要拖更長的時間,成本也會賠進去不少;這也是我一輩子苦口婆心告訴工程師"千萬不要趕結構體"的原因。扯遠一點,我自己做過一個台北市區的集合住宅工程,基地約3000坪左右,蓋地上七地下二的三棟(排)建築(地下室幾乎全開挖),從開工到取得使照,不到一年,業主高興之餘還發了一筆獎金。結構體平均18-21天/層,趕過一棟一層(好像是臨街那棟的第四層)15天,做得亂七八糟,所以,又回復正常進度。三百多天一樣完工。
3、施工紀錄。工料分析當中,最困難的就是所謂的"小搬運"及"損耗"(這些一般多以百分比表示)。這些百分比是怎麼來的?老話一句:依賴統計分析得來的。
現代的營造廠多喜歡自購材料,只發包"工"的部分(附帶一些小五金等),所以統計材料損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有被盜賣,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統計出來,損耗實在太過分、太離譜,至少工地主任應該吃吃排頭。好笑的是,不知道有幾家公司會去計算損耗??又不知道公司規定的"合理損耗"是多少?
我記得有一年,一個工地的砌磚工程計價發生了一個問題,因為當時我是業主監工所以沒有深入這個問題。當年砌磚是以砌一塊磚多少錢計價的。所以本來是進場多少磚就乘上單價、計多少工資;後來營造廠覺得不對就要改以一平方公尺75塊磚來算工資,結果一算居然發現進場磚塊數量與計算數量差了上萬塊磚(真正數量我不清楚,我只記得砌磚包頭一直嚷嚷說:差好幾車的磚跑到哪裡去了?又不能吃,要倒掉也跟一座山一樣了。"
真正問題出在哪裡?我不知道。75磚/平方公尺可能少了一點,80磚/平方公尺似乎比較符合實際。另外的,可能就是部正常的損耗了(管理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不管是75磚或80磚/平方公尺都已經包括損耗。這個工地磚塊的損耗應該是比正常高吧!!
如果一個營造廠不時時統計分析各個工程的材料用量是否正常,那麼,那些高官、高幹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時,心理在想什麼?手裡在做什麼呢?同樣的,這個工地的執行預算一定沒編,所以需要磚塊就一車一車的叫,根本沒有管制、沒有預算。這種工地說會賺錢真是天知道。
***關於小搬運部分,有幾個重要的觀念與各位看官分享/參考。我們都知道:小搬運就是材料從工地的材料堆置場運至施工現場的運搬費用,這在工料分析表中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有的工地二、三十樓,有的工地雖然只是透天厝,但是基地廣大,有的就只是一般的五樓、七樓,那小搬運怎麼分析統計呢。
1、倉儲管理是一般在工地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問題。進料、出料、檢驗、查核等等作業幾乎都是隨心所欲,少有紀錄、計畫。我記得以前有一家營造廠是紡織公司的關係企業,其他部分做得不是很特殊,可是倉儲管理真的是非常嚴謹,原來,負責物料管理的人員是從紡織公司倉儲管理部門外調過來的,所以每一筆物料進出弄得清清楚楚的。非常了不起!
工程師有多是大而化之,青青菜菜,加上管理階層也不在乎,所以物料管理無法做得很精確,在統計上就有一定的困難;一旦發生問題,問誰?
2、在日本的營造廠,小搬運是由營造廠統籌負責處裡,每天下班前的日報會議,各個主辦工程師必須說明:什麼工程明日的工作地點、工作人數、須要什麼材料、多少材料等等,然後,工地負責人就必須調派人手依各個主辦工程師所言,在第二天工人上工前,將所需材料全部放置於施工地點附近。工人只要到達工作地點就可以立即動工。下班時,如果材料有剩餘,主辦工程師必須說明理由然後繼續說明隔天的材料需求。
不像國內,有時我到工地要找某一種工人,答案經常是:好像是在x棟的3樓或是4樓。有時真的找不到或者經常是在別的層摟找到;也只能鼻子摸一摸,算了。
材料堆放也是一樣,裝修期間,每層樓堆置許多水泥、砂;水泥經常是誰要用就拿一些走,尤其是水電工人,將水泥袋戳破一個洞,拿走一些水泥就不管了;所以工地常見半包或傾倒的水泥、那是錢耶!!川砂更不必說了,一堆沙放在那哩,可能用了一部份,剩下的到最後都沒用,只有運棄。不只是浪費,還造成下層天花板的白華、油漆無發施作、剝落等等問題。
**續工料分析表(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