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工料分析"的用意與目的(三CA0003

 

三、如何使用功料分析表?

    工料分析表只是一個工作項目的單位用料與需工的統計分析,如果加上每一個細項的單價就是一般所稱的"單價分析表"。

   工料分析表主要用途為:

    1、材料數量統計:這是指營造廠要編"執行預算"時,一定要有工料分析表,否則根本不可能編出"執行預算"。自購材料的部分,可以根據工料分析表的材料數量與該項工程的合約面積計算出該項材料的使用數量,相同的材料合計(當然還是需要依工作項目、分層表列,以便控管),做為該工程採購該項材料的依據。

      舉例來說,像前面說過的水泥、川砂、紅磚以及鋼筋、混凝土都應列表管制採購及使用數量。如此,才真正有"預算"的觀念、做法,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2、需工數統計:工的部分如果營造廠自有工人,可做為該工程所需人工數的依據。如果是發包給承商,須工數可用於發包單位發包時,決定分包的數量及包商的規模、能力。

      舉例來說,一般營造廠多自行約聘雜工(點工),一個工程合理的點工數是多少呢?預算從哪裡來呢?一個工作項目要分包,承商的條件是什麼呢?這些答案都在工料分析表裏頭。我記得以前有一個在台北士林地區的工程,根據工料表/功率等換算,模板需工約一百多人(平均),所以我建議分成幾個工區、幾包來發包,但是發包單位認為沒有必要,只發一包,他們認為模板包商會自己去找工人;結果呢?結構體工程進行一直不順利,因為工人數總是無法如預期。

      其實,模板分區分包有許多好處,唯一的缺點是營造廠的工程師管理比較麻煩一些些,可是因為工地工程師怕麻煩,就讓工程發生問題,豈不是更糟糕!?

     3、變更追加減:一般,工程合約中必須附有工料分析表,主要目的是為了:

           3.1.計價:有些工程,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必須分成好幾個階段才能作完,而階段與階段之間可能相隔一段時間。如果只完成其中一、二個階段而要計價(例如磨石子地坪、門窗、外飾工程等),怎麼辦?該計多少?如果沒有工料分析那就只有雙方划拳了,聲音大的拿去吃。如果有工料分析表,那就沒有什麼好爭執的,該計多少就計多少,清清楚楚。

           3.2.變更:如果碰到設計變更,而變更的只是一個工作項目的一部份而已(例如貼二丁掛改為貼馬賽克),該如何重新議價?情況跟計價很類似,沒有分析表就整個項目重議,有分析表就只要將二丁掛的單價改成馬賽克即可,議當然還是要議,只是精確省事多了。

           說到變更,有時綁標的馬腳也就藏在這裡。例如,一個工程有貼馬賽克的(數量很大),也有貼進口磁磚的(數量很少),綁標廠商的標單的工料分析表中,馬賽克單價形同免費,進口磁磚價格則是天價,因為數量大小的關係,所以投標總價偏低;等到得標以後,業主的主辦(承辦)人員或者會同設計者,再將馬賽克通通變更為進口磁磚。於是既不必重新議價而合約金額又可大幅增加,所有的一切活動費用都有了;這是一種勾結的綁標手法,順便提一下。

           所以,標單一定要註明得標廠商的標單中的單價/工料分析表等,正式訂約前,業主有權作合理調整(這又是一個題目,以後有機會再談)。

         4、以古鑑今:從工料分析表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許許多多內涵,所以很容易從工料分析表得知設計這個表格的人(公司)的規範、工法的概況。甚至可以了解品管的程度。

           再說,開宗明義我們已經說過,一個工料分析表統計的數字有不同的依據,所以任何一個工料分析表都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鐵律。每一個公司、工地都必須依自己的工程規模、公司文化、工人狀況加以調整,如果閉著眼睛照抄,會抄出笑話來的。

          其實,這一點不是針對"工料分析表"而已,所有的"規範"、"施工說明"、"預算編製"、"進度編排"等等都是一樣的情況;每一位使用者都必須消化以後加以修正,以適合自己使用;那麼,要這些制式的工料分析表有什麼用呢?就好像小時候學寫大字的描紅字帖一樣,開始總要學學別人的字型、筆劃,到最後,還是要自成一格,才算大師。也可以說像學繪畫的人,臨摹前輩高手的畫作一般,如此,才有機會更深入、到達更高的境界。(又是一個題目,以後再說)。

          對年輕工程師說,一定要有這個觀念,但是不一定有機會做到。對掌權的工程師來說,不容易做到,因為那真的是一件執行困難的工作。但是千萬不要以此做藉口,把一些好的東西搞得不三不四的。

    四、誰能(有能力)編製工料分析表?這個題目很難回答。看官們已經讀了這麼多了,您認為哪些人有能力製作"工料分析表"呢?條件大概是這樣:

           1、熟悉該項工程的施工方法,換句話說就是熟悉"施工說明"的人。一般比較資深的工程人員應該都辦得到,只是一個工程師能寫的工作項目有多少而已。

           2、了解"施工規範"的人。不是熟悉而已,必須是可以寫施工規範的人。因為他了解什麼樣的規範是一級規範、什麼樣的規範是二級規範、什麼樣的規範是三級規範。這一點工程師ㄧ定要有一個概念。我也不是說一定是要訂幾級規範,有些工作項目就是一個規範,沒什麼好分級的例如:結構體。裝修材料及設備就可以分很多級了,這也要看公司文化而定。在國外,因為政府規定及防火保險(保險費)的原因,所以有不同等級劃分。國內的房屋保險大概多與建材無關,所以等級大概只考慮建材設備與售價之間的關係吧。

          3、團隊合作:這要從兩方面來談:

                3.1.公司團隊:任何一件營建管理的工作,絕對不是一個獨夫可以做到的。在所有環節中(從計劃、收集資料、分析、統計、執行、回饋到修正),只要一個環節出一些狀況,就會走味。我們當然知道,無論多麼小心謹慎不可能不出錯,但是,如果能夠盡力減低誤差,其餘的就依靠統計來稀釋了。

                 3.2.社會團隊: 談到社會團隊,就由不得我不長嘆一聲:唉!!

                 要知道,無論是政府主管機關也好,建築師也好,業主也好,營造廠也好,分包也好,工人也好,材料設備供應商也好,工程師也好,在工程執行上都是環環相扣,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如果多數環節出問題,少數人再努力也是白搭。這個道理我想多數人都會了解,卻又無可奈何。

               製作工料分析表也是一樣,需要參予的人都盡心盡力,才有可能做出比較正確、可靠、能用的分析表。談何容易!?

              所以,我個人以為,制定"工料分析表"應由政府召集相關人士、學者專家、學術研究團體一起合作努力,才有可能完成。例如:各個工會應就其專業提出"工料分析表",像預拌混凝土同業公會(工會?)就可以提出"預拌混凝土"的工料分析表,保證精彩。同理可推其他的各項專業,都可以提出其本身專業項目的工料分析(其他人在門外觀察再久,也不如他們專精)。一般項目則可由營造廠提供,只要附註說明正確(或讓使用者知道如何調整),就是一份了不起的"工料分析表"。

    (續完結篇)

留言

  1. (唯傑鋼品)老倉2007年12月8日 上午8:13

    @};- 我發覺我越來越瞭解營造廠
    的作業程序與標準ㄌ
    對我幫助很大,我想如果有其他格友
    也認真讀完應該也會收穫良多
    謝謝!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歡迎參觀,而且不空手回!!

      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