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管理(3)--配置計畫與量體計畫BG0503

 

    做設計,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認知,那就是建築物是立體的、動線是立體的、機能是立體的。

    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習慣看平面、立面,可能有人沒有注意兩者的連結就是立體的機能動線。所以才有一句名言:"型隨機能而生!"

   這裡談量體,其實就是配置圖的立體圖。當然不只是把配置畫成立體就結束,而是因為基地四周的環境是立體的,所以必須以三度空間的量體來研判是否與環境相配合、契合。

   我們常常看到設計者把基地地界平面畫好就開始配置了,當然基本的道路進出口不能忽略,其他的就完全棄之不顧,所以搞出來的建築物,單獨存在可能還不錯,如果透視圖把附近真實的建物放上去,我想.....算了,設計者自己想吧!

    以前因為法規的關係,所以,台北多數的建築真是簡單得可以:火柴盒一堆。實在不怎麼樣。現在因為實施容積的關係,本有較大變化空間,可能又是官員擔心違章、夾層等等,所以變化也受頗大限制。

    無論如何,總有進步。

   量體計畫,設計者至少要提出三個方案。不同的高度、棟數、樓層數、形狀,配合環境選出最恰當的設計案。爾後才繼續發展,千萬不要一開始就是一張標準層平面圖,開始討論廁所位置是否合理!

   量體計畫,顧名思義:就是建築物的份量、重量。當然造型、建材、色彩都會影響建築物的份量、重量,所以才有後來的建材計畫、色彩計畫。這些,另外再談。

   舉例來說:老貝在美國一所大學裏設計一棟建築物(圖書館?我懶得查了),因為這個學校是有歷史的,所以鄰近的建築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築。老貝就用玻璃帷幕做外牆,他的意思是:"將建築物隱藏起來!"(就是後來玻璃帷幕掉下來那一棟)。因為玻璃帷幕會反射週遭的環境,如天空、樹木、建築,所以老貝他說這棟建築可以隱藏起來。後來羅浮宮的那個金字塔型玻璃帷幕的增建工程,似乎也有異曲同工的味道!

2007.08.18.第一次修正。

留言

熱門文章